厌读时代,如何被“一本好书”诱惑?
被誉为能够让书“活”起来的综艺节目《一本好书》,近日迎来著名作家阿来的《尘埃落定》。在影视化的舞台上,“吕秀才”喻恩泰演绎既愚钝又聪明的土司家二少爷,而舞台经验丰富的徐帆变身“傻儿子”的母亲,对手戏颇为精彩。接受扬子晚报记者采访时,以这种方式触电综艺的阿来表示,很喜欢《一本好书》对《尘埃落定》的改编,“我看了现场,很漂亮,很生动”。 扬子晚报/扬眼记者 张楠
1
触电综艺很新鲜:
《尘埃落定》曾不被看好,缘分就从那时开始
《尘埃落定》先后推出15个不同版本,总销量逾百万,在海外30余个国家出版;作者阿来也凭借此书成为茅盾文学奖有史以来最年轻的获奖者。时隔20年后,这本书依然影响力非凡:2018年9月27日,由中国作协、人民日报海外网主办的评选结果揭晓,《尘埃落定》入选改革开放四十年最具影响力小说。
阿来说,这次跟《一本好书》总导演关正文合作,其实两人结交从《尘埃落定》诞生之初就开始了。“我们在一次活动上认识,特别谈得来。聊到我手里有一本,大家都不看好的小说叫《尘埃落定》,他说要看看。故事就是这样开始的。后来这本书推出跟他有很大关系。第一次发表,就是在他当时主持的《小说选刊》上发表的。”
《尘埃落定》作为康巴藏族末代土司的史诗画卷,展现了对人性、社会、文化的全面思考,是一部关于整个人类的社会寓言。有人把《尘埃落定》比喻成中国版的《权力的游戏》,但是阿来觉得,比起《权力的游戏》那些略感神话的故事,《尘埃落定》更有现实感一些,它是一部重新认识故乡的作品。
面对作品的多次改编,阿来说,不会因为有些地方没有切合原著而感到失望。其实每一次改编都应该和小说有不一样的地方才行,这样才会创造和发现更多的价值,这才是改编的真正意义。
一档综艺节目真的能带动人们阅读经典吗?有评论认为,就一般受众而言,表演总比文字的阅读更容易接受。尽管文本自有别的呈现样式无法替代的表现力和张力,但相较而言,更多维度的呈现方式还是增添足够多的传播触角,接受度的拓宽是毋庸置疑的。
看了《一本好书》舞台上喻恩泰和徐帆的演绎,阿来表示,“他们表演得非常准确,特别有分寸。那天拍摄的时候,我就在现场。先跟他们一起吃盒饭,吃完盒饭又继续看他们表演。感觉我自己写的小说、写的场景用另外一种很有分寸的方式在我眼前直观地展现,对我来讲这也是一个很新鲜的经验。”
2
干过六七种工作:
写作,是值得一辈子保持热情的事情
《尘埃落定》《格尔萨王》《月光下的银匠》……多年来,阿来一直笔耕不辍,今年,他的中篇小说《蘑菇圈》还拿下鲁迅文学奖。阿来说,今年可能是他最累的一年。新书《蘑菇圈》是其关于人与自然关系思考三部曲的第二部,手上还有关于“5·12”地震的长篇小说,以及未完成的有关西方探险家经历的长篇小说。
有人评价阿来写作有三种姿态:一是扎进历史的深处,寻矿脉的写作;二是痴迷神话的力量,飞上天的写作;三是回归地表,悲悯众生的写作。阿来说,“与其说是姿态,更愿意说是态度。这三种态度混合在一起,才构成了好的创作。“我们今天讲民族的文化的品格的形成,其实都跟历史有很深的关系,所以我肯定,即便写一个非常现实的题材的时候,也会找一找它的前世,找一找它的过去。另外,不是痴迷神话的力量,应该是痴迷美的力量。因为现在我们写作品,中国的作品和外国作品相比,我们就缺乏一点审美意识。而只有审美意识才能把我们的作品提升得很高。”关于回归现实,“我们写的毕竟是现实当中的人,会抱着一种同情的、怜悯的,而不是居高临下的姿态,也就是所谓的宗教感。”
在他看来,写作是值得一辈子都保持充分热情去做的一件事情。“现在为止,除了写作以外,我干过至少六七种不同的工作。确实做到一段时间以后,尤其是相当熟悉这个工作以后,就会产生一种倦怠。就是这种工作,慢慢它就不提供我所需要的那种新意。但是写作不会,我们每换一本书,每写一本新的书,它都打开一个新的领域,新的世界。在这个新的领域当中需要新的想象,需要新的感受,更重要的是,在准备写作之前,需要一段漫长的准备。”
3
回归“一本好书”
无关得奖和市场,不开书单,谈书本身就好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cms/13913.html
- 上一篇:幼童被小区跷跷板割伤,谁赔?
- 下一篇:龙岩竞彩新秀喜中4串1 奖金10710元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