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鸿亮:全产业链是个悖论 公司取决于最长那块板
“我们团队并不是特别聪明的人,除了拍电视剧,不会干别的事。”作为《战长沙》《伪装者》《琅琊榜》《欢乐颂》等多部经典电视作品的总制片人,侯鸿亮[微博]这样评价自己的团队正午阳光。
这个精品频出的团队人不多,真正有决策权的只有两三人,侯鸿亮觉得最可贵之处是大家的审美和价值选择都很一致。“甚至有很多明摆着我知道那个项目一定是可以挣钱的,但是大家讨论的时候反而是会否决掉。一个是不想重复,一个是别人做过的一些剧可能我们就会放弃,如果是我们能力不所及的剧,我们也会放弃。其实我这两年放弃的剧是更多的。”
因为要经过几道筛选的大关,真正被拍出的剧都是精选过的。由王凯[微博]、杨烁[微博]、董子健[微博]、童瑶[微博]主演的《大江大河》也是这样一部作品。
《大江大河》的版权是在《欢乐颂》之后拿到的,剧本经过了近三年的筹备,美术置景的成本是一般电视剧的两倍,剧组在安徽实景搭建了一个70年代的村子。如此慢工出细活,侯鸿亮坦言,正午阳光出品,真的快不了。
在整个行业变快变浮躁的大背景下,侯鸿亮的理念是不能急功近利、一定要拿出专业水准,“专业性如果没有的话,我们会容易被观众看不起的,这可能是从业者需要一辈子追求的目标。”
正午阳光新剧《孤城闭》即将开机,这是一部展现北宋仁宗时期前朝风云和后宫波澜的戏,它以宋仁宗的一生为线索,既讲述了他殚精竭虑爱民治国的故事,也表现了在朝堂背后,仁宗的情感抉择和喜怒哀乐,男一号仍然是是合作多次的王凯。侯鸿亮说,正午阳光选演员有三大条件:戏好、人好、适合人物,建立了信任,就会合作得更多。很多演员都会愿意为了正午阳光的戏而自降片酬,其实在8月行业限薪令发布之前,正午阳光的片酬比例一直控制得很好。
正午阳光选演员定律
“戏好、人好,适合人物,片酬一直控制得比较好”
新浪娱乐:王凯之前都是精英的形象,这次在《大江大河》演一个农村青年,在他的形象上包括年龄感上,如何对他进行一些帮助来实现这个角色?
侯鸿亮:其实这部戏里的王凯,就是宋运辉这个角色就是那个时代的精英。包括杨烁他虽然演了一个农村的村支书,他也是那个时代的精英。这是三种不同经济类型里边的三个不同的精英,还有董子健演的这个,他也是个体户,当时多难,他们也都是精英。这些人真的是时代的英雄。
新浪娱乐:王凯、杨烁是正午经常合作的演员,董子健他算是电视剧里的新人,您觉得跟现在这批新演员合作有什么样的感觉?
侯鸿亮:特别好,董子健我觉得特别对不起他。因为12月份一定要播出,我们要对整个的拍摄进程有一个规划,删掉了他很多戏,当时董子健就找导演、找我,一直在说这个人物删掉这些损失挺多的。但是我们从整部戏的大局来说,剧组只有那么些时间,剧组的能力只能达到什么程度,可能达不到的你就要平衡。但是他一出场,就瞬间让人代入了,他把杨巡演得非常棒。其实年轻演员并不像外界说的那样,他们是沉醉在自己的专业里的,我们合作非常愉快。到第二部的时候,他的戏份会重很多,我也期待他有更多的发挥的空间。
新浪娱乐:感觉正午一直在挖掘好演员方面还挺厉害的,包括《知否》拍摄之前朱一龙也没红,但是都能把他发掘出来。
侯鸿亮:就是找合适的,戏好人好是一直以来坚持的标准,是金子总会发光。
新浪娱乐:现在正午很多剧都用了流量或者比较有名的明星,加上演技很好的老戏骨做配角,都呈现了比较好的效果。您自己有没有觉得这是一个屡试不爽的模式呢?
侯鸿亮:也没有。我们没有什么界限,我觉得就是找合适的,因为每部戏的情况不一样,你不能用一个套路来把所有的戏就限制住了。我们对演员要求挺简单,就是戏好、人好、适合人物,这三点基本上是我们的一个标准。大家合作好了以后,彼此信任了,那么可能会有更多的一些合作。但更多的合作基础也是这个人物要适合,或者是我们认为适合。
新浪娱乐:8月份几大行业公司联合发了行业限薪令,片酬是不是也是您考虑的标准之一?
侯鸿亮:从事业长久的角度,平台和制作公司难以承担个别演员不断上涨的片酬了,所以会有这次联合声明,这也是市场调节的一种方式。
新浪娱乐:限薪令里给了一个很明确的数据,片酬要控制在预算的40%以内,这是大家讨论出来的吗?
侯鸿亮:我相信大家做了很多的调研。
新浪娱乐:在限薪令颁布前后,正午出品的戏的演员片酬是一直控制在40%之下吗?大概是多少?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cms/1561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