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奈儿、阿玛尼等15款大牌香水被曝“有毒”?你的香水上榜了没?
原标题:香奈儿、阿玛尼等15款大牌香水被曝“有毒”?你的香水上榜了没?
一条微博的热搜,真的是看得我虎躯一震。相信很多爱美的女孩子应该都是吓得不轻 ——”15款香水含有高致敏物“。眼神儿不好的第一次还差点看成致癌物。
这个热搜的来源是香港消费者协会进行的一次市场调查。抽查了市面上55款香水,有15种香水里面都含有高致敏性的香料。
CHANEL嘉伯丽尔香水、蒂芙尼、阿玛尼、华伦天奴以及帕尔马之水,其中致敏物的含量超过了3%。甚至我一直以来的心头好帕尔马之水的致敏物含量在这其中达到了最高!
是心碎的声音了。那么这个”高致敏物“到底是个啥东西,香水到底还能不能喷了!
香水有毒?
香水的使用由来已久,1370年开始就有成规模的”香水“产品出现了。这么多年过来咋就突然变成就”有毒“”会过敏“了呢?
这个就一定要先说说香水里面都有什么了。
说的通俗一点,香水就是一瓶混合了各种香精的酒精溶液。这么形容挺不值钱的,其实说的简单,真正想要调配出一瓶好闻的高级香水,那都无异于制作艺术品的高难度。
原来的香水用的多是花果动物中提取的香料,但是这样的香型不够丰富而且来源也有限。所以后来又逐渐演变出了”幻想型“香调的香水。
基于调香师的艺术灵感和想象创意挑出来的香型,现在我们很多习以为常的味道,其实都要拜那些著名调香师所赐。
比如最简单的苹果味蜜桃味蜜瓜味道,真实的水果其实并不是那个味道。更高级一些的,比如香水中的东方香型,辛辣味道,草木香,等等都是靠天然香精油和合成香精油调配出来制成的。
每瓶香水至少有100种以上的香料互相调和而成的。所以也就会有我们所说的前中后调了。因为不同香料的挥发时间不同,所以味道会逐渐变化。
知道芦丹氏、蒂普提克等等那些怪里怪气的香水为啥贵了吧。我们买的是香水,其实用的是调香师独一无二的创意和艺术品。
合成香料本来是个”好“东西,最起码要感谢它给我们带来了这么多不同新奇的味道。而它们其实一大部分也都是从天然香料中提取出来的,一小部分是靠化合反应得到的。
常见的合成香料有醇类、醛类、酮类、酯类和内酯类。而这次轰动的香水致敏的由来,就在于这个醛类合成香料中HICC 新铃兰醛。
HICC 是什么?
HICC新铃兰醛就是上面所说的通过化学合成反应才能得到的香料。不是因为没有铃兰花,而是因为天然的铃兰花通过压榨提取得到的精油完全不是本身的味道。想要模拟这个香味,就只能靠合成。
比如大家熟知的香奈儿香水就非常钟爱铃兰香的味道,经典的五号香水,致敬款嘉伯丽尔香水,都离不开铃兰香调。
在2012年欧盟颁布香水中禁用的高致敏成分表之前,几乎所有的花香调香水都会有铃兰醛的出现。而且大家都知道香水并不是更新换代的产品,越是年代久远的经典香型越珍贵。
所以,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在香港消协的名单中看到的全都是各种大牌和经典香水了。因为配方都是几十上百年传承下来了的。
应用如此广泛的它被禁用的来源,是因为近几年接触性过敏的案例较高,从12年开始就在限用,到17年直接禁用了。毕竟让全世界那么多的花香香水快速找到同味道的替代品也不是那么容易。
也许很多人可能和我一样,有在用视频里出现的某些“违规”香水,可是也安然无恙。这就是“致敏性”的问题了。
其实不光是新铃兰醛,几乎大部分的香料类都有致敏几率。这个几率大小和本身皮肤的耐受性剂量大小和浓度有着分不开的关系。而且之前说过,也是和香精的质量档次紧密相关的。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cms/160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