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沃派博客 每天不定时发布IT文章相关资讯
当前位置:沃派博客-沃派网 > 娱乐要闻 > 正文

南京市中医院开腱鞘炎专病门诊

01-13 娱乐要闻

南京市中医院开腱鞘炎专病门诊

  手指无法弯曲,疼痛,有咔咔的“弹响”,腱鞘炎,看上去一种稀松平常的小病,但并不好治。南京市中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陈荣国,20年磨一剑,发明割刀治腱鞘炎成功帮助1000多位患者告别了这一疾病,日前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在南京市中医院搬到大明路新院区后,他在南京首开腱鞘炎专病门诊,欲让更多的患者告别这一疾病的困扰。         南京市中医院 张明

  治愈岳母腱鞘炎,让他迷上新技术

  在骨科领域,腱鞘炎是一个非常常见的“小病”,小到不少大医院的医生没有激情去碰。但陈荣国却偏偏迷上这个不起眼的小毛病,他说这与自己丈母娘的痛苦经历有关。

  二十五年前,陈荣国丈母娘得了腱鞘炎,当时不知道怎么办,只见拔了半天秧的老人家,手指酸麻胀痛难忍,不停地将手向桌子上掼。作为医生的陈荣国,暗下决心要帮老人家解决这个痛苦。一次外出学习,他接触到一种微创治疗腱鞘炎的新技术,回来后他立即到铁匠店按照他的要求打制了一把钩刀,又反复看相关书籍,决定在丈母娘身上做试验,用钩刀将粘连的肌腱分离开来。让他惊喜的是,术后老人双手6个手指头都能轻松动弹。如今,20多年过去了,老人的腱鞘炎再也没有发过。

  小小的钩刀居然有如此神奇的魔力,身为骨科医生的陈荣国,一边在精心治疗骨科“大手术”,一边在静心研究这个微创“小技术”,功夫不负有心人,也让他成了远近闻名的治疗腱鞘炎的好手。

  发明割刀治腱鞘炎,拿下国家发明专利

  陈荣国介绍,早期的腱鞘炎,通过理疗、针灸、推拿等保守治疗即可。如果发展到后期,比如手指活动受限,无法屈伸,就需要手术了。虽然手术方法有很多,小针刀、自制钩刀、改良克氏针等等,但几乎都是靠着经验和感觉,来松解粘连的肌腱组织。

  从1997年开始,他就琢磨改进治疗方法。他的“自制钩刀微创治疗狭窄性腱鞘炎”获得市级新技术引进二等奖。去年,在自制钩刀基础上又发明了”导引型割刀”,并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使该微创手术更具有规范性、更精确标准,不再依赖手术者的个人经验和主观感觉,更利于推广运用。

  当时有一位80多岁南大退休老教授,右手拇指疼痛无法弯曲,已严重影响日常生活。陈荣国在局麻下为其手术,过程仅一两分钟,几乎不见切口。术中患指就能活动自如,老人激动地说:“陈主任像玩魔术,眨眼工夫消除了多年痛苦”。

  今年2岁的天天(化名)是一名先天性腱鞘炎患儿,两个手的大拇指一直弯曲,无法伸直。得知陈荣国可以微创解决腱鞘炎后,天天的爸爸妈妈找到了他。“虽然不需要全麻,但是要局麻的,孩子这么小,当时有点担心孩子不能配合。”陈主任说,经过孩子父母的鼓励,局麻成功,随后,陈荣国用他发明的新型割刀为孩子进行了手术,伤口只有0.5毫米,不用缝合,而费用只有七八百元。术后,孩子弯曲的手立即伸直了。

  陈荣国介绍,借助这一微创技术,目前已让1000余位腱鞘炎患者恢复健康,很多人口口相传慕名而来,至今没有一例复发。

  在南京市中医院搬迁到大明路新院区后,医疗环境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萌生了陈荣国更好服务患者之心,他决定在每周二下午开一个腱鞘炎专病门诊,用简便廉验的方法帮助患者解决问题。

  健康提醒>>>

  学会给手指“放假”

  平时要注意劳逸结合,学会给手指“放假”,避免长时间采用一个姿势劳作,让手“休息”;劳动结束后可以搓搓手指和手腕,用热水泡泡或热毛巾焐焐,给手“保暖”;避免长时间提拿过重的物品,给手“减负”。手部有过外伤的患者一定遵从医嘱经常活动各手指。陈医生还提醒,小儿拇指也有先天性腱鞘炎,家长在孩子出生后数月内加以观察,通常是双侧拇指不能伸直。小儿先天性狭窄性腱鞘炎应行手术治疗。

  专家介绍

  陈荣国:南京市中医院骨伤科副主任医师,从事骨科专业20余年,援非2年;主持南京市科技局课题2项,南京市卫计委 课题2项,南京市卫计委新技术引进奖3项;国家实用新型发明专利2项;“南京市劳动模范”,“南京市好市民”,省团委“优秀 志愿者”。擅长创伤骨科的加速康复(ERAS),椎间孔镜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脊柱脊髓损伤,骨质疏松,脊柱结核,膝关节镜,髋膝关节置换加速康复(ERAS),急慢性骨髓炎,微创治疗狭窄性腱鞘炎,拇外翻。专家门诊时间:周二上午。周二下午腱鞘炎专病门诊。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cms/248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