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沃派博客 每天不定时发布IT文章相关资讯
当前位置:沃派博客-沃派网 > 娱乐要闻 > 正文

专访李宗盛:音乐剧是丰富的艺术形式,歌与戏要平衡

01-14 娱乐要闻

专访李宗盛:音乐剧是丰富的艺术形式,歌与戏要平衡

李宗盛

凤凰网娱乐讯(采写/小凤) 近日,“演艺大世界——2019上海国际音乐剧节”在上汽•上海文化广场举行发布会,会上著名音乐制作人李宗盛宣布他的音乐剧作品将于今年11月在上汽•上海文化广场首演,随后还计划在整个亚洲乃至美国百老汇巡演。华语流行音乐教父、音乐制作人、作曲作词人李宗盛当天接受了凤凰网娱乐的独家专访,详细介绍了此次参与音乐剧创作的初衷以及对该剧的期待。

李宗盛的音乐感动了无数听众,影响延续几代人,但他也会担心自己的作品有一天是否会过时,如何才能吸引年轻人继续听他的音乐。“要将我一辈子写的小300首歌,用音乐剧演出,我听了太乐了!因为这些歌能用音乐剧的形式再活过来了。”李宗盛说。虽然早已是乐坛大佬,但对于音乐剧,李宗盛自称还是个“门外汉”。他说:“音乐剧是一个综合的艺术,不到最后一分钟你都不知道舞台上会有怎样的呈现,因此我不打算频繁介入和干涉整个创作过程。我最在意和好奇的是,最终这些歌会和谁在什么时刻相遇,重新在剧场里听到又会有什么感触?”

在李宗盛看来,最后音乐剧呈现出的效果,需要达到歌曲与戏剧的平衡,在一定情况下,歌词可以进行适当修改,来为剧作本身服务,而目标是要为观众带来一场触动人心的视觉盛宴。

专访李宗盛:音乐剧是丰富的艺术形式,歌与戏要平衡

李宗盛

希望音乐剧能赋予歌曲在这个时代新的诠释

凤凰网娱乐:您刚刚参加了这次上海文化广场举办的首届音乐剧节,看到有如此多原创音乐剧即将发布,同时以您的歌曲改编的音乐剧也要在明年首演,您有何感想呢?

李宗盛:我原来以为我的歌就这样了,钟总来找我,说他们想把我的歌变成音乐剧,用音乐剧的形式来演,我心里面就咯噔一下,觉得终于来了。透过另外一个艺术形式来表演,来传达,来保存,来诠释这些已经存在几十年的音乐作品,对于一个写歌的人来讲是很荣幸的事情,也是很难得的一个机会。我今年60岁了,我非常确定这些歌在我120岁的时候能透过音乐剧的形式还在演,你问我有什么感想,我当然是很开心,很感激,很期待,这个事情能够顺利的做出来,太难得了。就像一个60岁住在田纳西州的老头,他开车的时候偶尔会听到埃尔维斯·普雷斯利的歌,这些歌如果能够通过另外一种艺术形式来表达,就被赋予了全新的生命,等于再活了一次。

凤凰网娱乐:对于目前主创团队的规模,您对于他们未来的音乐剧制作有哪些期待呢?

李宗盛:有一个误解,你是这方面好像不错的人才,你必然理解其他的,其实不是的,我对于音乐剧的艺术形式,即便像我在这个行业,音乐也好、流行音乐也好,这么长时间,我都不觉得我有足够的修养。跟百老汇的团队一起工作,因为歌都是我的孩子,所以我比较会透过情感的方面,去帮助导演或者团队来理解我当初写这个歌是一个什么样的精神面貌、精神状态,因为我的确相信这些歌,比如《我是一只小小鸟》,对于一个60岁的男人来说,他二十几岁、三十几岁的时候听这个歌,在他心里面留下的震动,这是我很想分享给我的团队的。所以这些百老汇的人来,他们有的是技术,有的是制作的观念,但我反而会从一个创作人的经验去跟他讲,这个歌里面的情感可能包含哪些,而我不太能够在技术上给予什么支持。

凤凰网娱乐:这部音乐剧现在已经完成了大部分的剧本创作,基本上有了雏形。那您对于这部以您的歌曲改编的音乐剧有哪些期许呢?

李宗盛:我觉得不应该我也不想要期待,出一个剧本是百分之百贴合这个歌的,不见得,应该是一个新的生命,《十八年前的礼物》这个歌出来,有很多人跟我讲,说李大哥我随着年岁的增长,人生经验的积累,我现在再听回那个歌,有截然不同的感受,我也希望我们音乐剧能够赋予这些歌在这个时代新的诠释。我希望出来一个新的东西,所以我不会去说你这边歌不行,这应该不是我会去做的。

专访李宗盛:音乐剧是丰富的艺术形式,歌与戏要平衡

李宗盛

音乐剧是更加丰富的艺术形式

凤凰网娱乐:能用简单的一句话来向所有音乐剧爱好者或者观众推荐一下这部剧吗?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cms/251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