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沃派博客 每天不定时发布IT文章相关资讯
当前位置:沃派博客-沃派网 > 娱乐要闻 > 正文

母亲们采来的云朵

01-16 娱乐要闻

  [浙江]秋女

  杭嘉湖地区,素来是丝绸之乡。虽然如今嘉兴湖州的乡下,不再像茅盾笔下的《春蚕》里所描写的,家家户户养蚕忙。但养蚕,还是当地农村颇为重要的一项副业。

  特别是谁家打算办喜事的,怎么都要提前两年,亲自养几张蚕。这儿的风俗是嫁女儿也好,娶媳妇也罢,都得备上十几床丝绵被。丝绵被,又叫蚕丝被,是用纯蚕丝做成的。十几床丝绵被,可想要多少蚕茧。而这十几床丝绵被,很多母亲都会选择从养蚕、收茧、缫丝,一直到最后的拉丝绵成被,一手落!这样做,既绝对保证了原材料的纯正,更是把做母亲的一片心,细细密密地融进那一床床蚕丝被里。

  养蚕的辛苦,自是不必说了。即便是现在,养蚕的方法其实跟当年茅盾笔下《春蚕》里所描述的,还是大同小异。半夜得几次起来喂桑叶,单这个苦,就不是一般人能吃得了的。

  再就是缫丝。虽然机器缫丝早已普及,但做这些蚕丝被子用的蚕丝,很多母亲还是坚持要手工缫丝。他们习惯把这种手工缫丝出来的蚕丝,叫做清水丝绵,顾名思义,是直接在清水里缫丝。

  将蚕茧放入一个大锅,加满清水,滴几滴菜籽油,对,是菜籽油,煮开,捞出,反复用清水冲洗以去除丝胶。再备一只大桶,里面盛满清水,就可以开工了。一只煮过的茧子放入清水中,剥出里面的蚕蛹,在清水里漂去杂质,再用手用力将小小的一只蚕茧抻大,一直抻到能将整只手套进去。先是极薄的一层套在右手上,像只薄纱手套,一只只茧子剥开来,用力抻大,一层层叠套在右手上,最后就聚成一只厚厚的白手套,再将那只白手套用力抻一抻,就成了一个个小绵兜。攒到七八个小绵兜时,用一根竹片,弹成一个半圆形的竹弓,再将小绵兜用力抻开,套在竹弓上。七八个小绵兜套上去后,就成了大绵兜,挂到竹竿上在阴凉通风处晾干。

  就这样循环反复,不知道要多少次,才能将那些茧子缫完。一双手一天到晚泡在冷水里,发白肿胀。而这小小的薄薄的一只茧子,抻开来后,看起来轻飘飘的就像天上的一缕云彩,实则极具韧性,层叠在一起后,像羊毛一样有一定的粘合性,更是柔韧无比。每抻一次都非常耗力气,所以这缫清水丝绵,就是个体力活。

  蚕茧缫好丝,大绵兜晾得干干的,然后挑个有大太阳的好日子,喊上几个要好的老姐妹,一起帮忙做丝绵被。做丝绵被,也是个力气活。最好是四个人,一人一个角,用力将绵兜拉扯成被子大小。薄薄的一层,似天上的云朵,轻轻地落在阳光下。然后,再扯第二层。这样扯啊扯,一层一层地堆上去,堆得厚厚的,软软的,最后用一个薄薄的布套,将那一大堆云朵包裹住,一床蚕丝被,就做好了。

  这样的被子,晚上盖在身上,又轻又软,就像天上的云朵,一点都觉察不到分量,却暖和得不得了。

  有了这些母亲们费尽心思采来的云朵,江南的冬天再阴冷,也就不怕了。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cms/262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