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完孩子痛到“下肢瘫痪” 原来是因为耻骨联合分离
有人将怀孕比作“西天取经”,也要经历九九八十一难,成功诞下宝宝,不等于“功德圆满”。80后的李女士,最近就遇到了这样的问题,分娩过后髋关节处疼得仿佛瘫痪了,行走都很困难,医生说,她这是遇到了严重的耻骨联合分离。
生完孩子,瘫痪了?
80后李女士,去年的12月迎来了自己的第二个宝宝,全家人都沉浸在迎接新生命诞生的喜悦中。产后第二天,李女士发现自己双髋关节,耻骨联合处疼痛难忍,双下肢不能活动,走路很困难。X线片检查提示“耻骨联合分离”。明基医院产科医师请康复医学科会诊,寻求耻骨联合分离的治疗方案。
康复医学科王蓓蓓主任会诊后,针对李女士的耻骨联合分离情况制定了相应的康复治疗计划,由产后康复师给予局部消炎、消肿、止痛的物理治疗和针对性的肌力训练,并对李女士进行正确的产后活动宣教。
仅仅是治疗第二天,李女士耻骨处疼痛明显减轻;治疗第三天,可在床上做抬臀运动,并拔除了导尿管;治疗第六天,李女士可下床走路。李女士开玩笑说:“因为耻骨处疼得眼泪直掉,以为自己瘫痪了。没想到进行产后康复治疗,自己恢复得如此迅速。”
4个原因会造成耻骨联合分离
很多产妇产后出现耻骨联合分离,其原因比较复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产妇本身先天构造薄弱或发育异常;2、胎儿过大、胎头高浮、宫缩过强等;3、分娩时的强力牵拉;4、妊娠时身体产生松弛素,帮助骨盆打开,为分娩做准备。
轻度的耻骨联合分离,并不会让产妇非常难受,在宝宝出生后,耻骨联合的间距也通常会自行恢复正常。较为严重的耻骨联合分离的主要表现为耻骨联合周围疼痛,牵涉到腰背部及下肢酸痛,影响行走,甚至会造成下肢无法活动。耻骨联合分离治疗不及时,远期可能发生耻骨炎、耻骨联合关节炎、骶髂关节炎、骶尾炎等,严重的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南京明基医院康复医学科提醒产后出现耻骨联合分离问题的产妇:1、避免长时间站立、步行;2、出现耻骨联合处疼痛,应卧床休息,减少活动;3、使用骨盆带进行物理固定矫正;4、尽早选择就医,进行产后康复治疗。
朱明天 张璇 李娜
延伸阅读>>
高龄妈妈产后更需注意这些病
江苏省与产妇危急重症救治指导中心和江苏省危急重症孕产妇救治质量控制中心负责人、中大医院妇产科于红主任介绍说,高龄产妇产后风险也不容忽视,但60%产后问题是可以预防的。
产后大出血
一般来说,产后出血往往发生在产后2个小时或者24个小时内,顺产出血超过500毫升,剖宫产超过1000毫升,都是老百姓常说的大出血。但仍有一部分人在产后二十四小时到十天内会有不同程度的出血现象,当单位时间出血量或者出血总量超过月经最多时的量,就属于异常情况了。
感染
产后引发的感染可能是局部的、也可能是全身。局部感染最主要的是生殖道的感染,包括剖宫产伤口、阴道分娩引发产道的感染;全身感染最常见的是乳腺的感染,比如让人乳腺胀痛的哺乳期乳腺炎。由于女性特殊的生理结构,产后还容易诱发尿道炎、膀胱炎、肾盂肾炎等泌尿系统的感染。
静脉血栓
坐月子,当然要坐得住,躺得久。但是卧床本身是一个高凝的状态,如果是高龄产妇本身就有些基础性疾病,都会使静脉炎、静脉血栓的风险大大增加。如果仅仅是下肢静脉血栓,病人可能表现为发烧、两腿粗细不同等。但如果剧烈活动后,血栓顺着血流到肺里面,便会引起肺栓塞,可能会直接威胁生命。
腹痛
产后也会出现腹痛,这种腹痛跟平时月经痛类似吗?专家介绍说,如果腹痛就是瞬间抽一下,完全可以缓解的,那就没什么问题。但是如果产后出现持续腹痛,尤其剖宫产的产妇,或者怀孕之前有基础病症的如子宫肌瘤、卵巢肿瘤,需到医院进行排查。腹痛有可能是生产引起的,当然也有可能是由于急性阑尾炎、胆囊炎、肠梗阻、泌尿道结石等引发的。专家提醒,如果产后出血量超过正常值、出现持续性肚子疼痛、呼吸困难、情绪不稳定、咯血、头晕、晕厥、痉挛等症状都要及时就医鉴别诊断。 刘敏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cms/277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