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沙漠、攀雪山,你的20岁青春有比她们更横冲直撞吗?
作者/柚子 编辑/谢维平
当代青年往往自诩两个标签:宅、丧,间歇性踌躇满志更是常态。另一方面,当代青年又有“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冲动,但囿于种种困扰,常常难以成行。自我封闭与打破现状、安于一隅和冲破规则的矛盾心理充斥在每个年轻人的心中,成为一种常态。但如果给你一次“放纵”的机会,是否一切都会变得不一样?
由腾讯视频出品的青春探险类真人秀《横冲直撞20岁》3月3日晚顺利收官,这档节目用一次近乎挑战极限的“团建”进行了一场有关青春与梦想、自我与团队、社会与自然的试验:火箭少女101全体11位成员成功徒步穿越撒哈拉大沙漠和波兰的雪山丛林。
这场试验里有三点尤为值得关注:20岁、集体生活和极限挑战。这个虚指的20岁代表了最充满想象力、最有活力的一群人,但这群人往往作为独生子女长大,极少享受需要高度配合、高度团结的集体生活。《横冲直撞20岁》用一次别致的集体行动展现了独属于20岁的冲撞,也让她们在这场冲撞里体验了团队的精神、集体的意义。同时,这也是一次与自我、与外界的坦诚对话,这样的对话并不会发生在被工作环绕、被繁忙纠缠的社会生活中,短暂的抽离让火箭少女101有了重新认识自己的机会。
11位少女身上展现出的属于青年人的乐观积极、勇于挑战,身处集体生活中的团结互助等行为,淋漓尽致地呈现了当代年轻人的真实状态,她们有冲突、摩擦,更有反思、互助,11个人的相处模式无疑成为反映青年文化的一面镜子。
20岁左右的冲撞:独属于青春的苦中作乐
徒步穿越撒哈拉和雪山丛林是个极度疯狂的想法,总导演谢涤葵曾直言,这是职业生涯里拍摄过程最为艰难的一档节目。杨超越甚至在穿越撒哈拉的时候哭着“暴打”谢涤葵,成员们多次呼天抢地喊妈妈。
严格来说,《横冲直撞20岁》冲撞了三个层面:直面极致环境、与自我和解、与团队碰撞。
首先是11位成员与极致自然环境的碰撞:离开光鲜亮丽的舞台进入一望无垠的撒哈拉和冰雪密布的北欧丛林,复杂的环境、多变的天气、匮乏的物资、自给自足的一日三餐……每一步都是巨大的挑战。但即便下意识排斥节目组安排的内容,一旦进入任务,少女们总是能迅速适应,并且在艰苦的环境里自娱自乐。在撒哈拉的夜晚举办篝火晚会、在登上火星山后拿着石头虔诚许愿、用仅有的食材和沙子洗过的锅做出“人间美味”、在雪地里疯狂打滚……火箭少女101乐观向上的精神感染了屏幕前的观众。
在制作这档节目之前,腾讯视频曾做过一个调查,发现有大量年轻人希望可以完成徒步旅行,但最终因种种原因难以成行。虽然万千同龄人缺少一次直面真实自我的机会,但火箭少女101的行为状态却折射出时下同龄人不轻易认输、横冲直撞的精神态度。
同时,11人完成了与原来的自我的碰撞与和解。谢涤葵认为,只有在艰苦的探险当中,当她们远离城市生活,才会放下一切,暴露出自己内心真实的情感和性格。确实,这样极致的挑战只有趁年轻才能完成,是年轻人的特权,也只有极致的环境才能冲撞出最真实的自我。沙漠、雪山里的少女们甩掉了女团包袱,回归为最本真的20岁左右的青年:杨超越变身梗王、“山支大哥”孟美岐“人设崩塌”露出脆弱一面、赖美云自告奋勇担任前哨官,每个人愿意放心地露出自己的弱点、释放最真的自我,也在用源源不断的动力面对未知的未来。
最后,11位成员之间的碰撞也是火花四溅。从最初的分配职位到一起穿越沙漠、翻过雪山,一路走来成员之间相互适应,少不得摩擦,也缺不了互帮互助,这也是节目组设置集体生活的意义所在。
集体生活:当代社恐青年的治愈宝典
当代青年嘴里崇尚独居、自由,实则渴望深层次的心灵交流。尤其作为独生子女成长起来的90后、95后,更是缺乏交流机会和技巧,很难打开心防。火箭少女101也在节目中坦言,11个人每次见面都是因为工作,很少有机会真正面对面谈心交流。《横冲直撞20岁》给了她们一次绝佳的机会。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cms/407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