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沃派博客 每天不定时发布IT文章相关资讯
当前位置:沃派博客-沃派网 > 娱乐要闻 > 正文

告别流量之后,鹿晗还剩什么?

03-06 娱乐要闻

作者/侬列

在CBNData发布的2018年第四季度“CBNData明星消费影响力榜”中,鹿晗位于TOP3,排名仅次于余文乐和杨幂。CBNData将鹿晗评为2018年度带货“小宇宙”;2018年度带货“驻”榜咖,即2018四个季度总榜大满贯,鹿晗也赫然在列。

告别流量之后,鹿晗还剩什么?

不少人对这份榜单的出现略感惊讶。去年被称为偶像元年,娱乐市场的快速更迭有目共睹,新流量的诞生伴随着旧流量的转型,因而在下半年,“流量偶像洗牌”的话题登上热搜之际,坊间一度传来唱衰鹿晗的声音,再次将鹿晗置于舆论风暴的中心。

然而,在年末的这份榜单中,鹿晗用实打实的商业数据回应了那些唱衰的声音,这得益于鹿晗在过去一年完成了从顶级流量到顶级国民度的过渡和转变。那么在偶像爆发,新人不断涌现的2018年,亲手撕下流量标签的鹿晗为何依然能稳居高位,商业价值不减反增?

告别流量之后,鹿晗还剩什么?

“流量”向“国民”的转型之路

鹿晗被称为“流量”的领军人物,有媒体评价鹿晗的出现象征着冲击中国娱乐市场的互联网造星模式的兴起,也重新定义了大众对偶像的认知。“流量”是鹿晗最常见的标签,但回国4年多的鹿晗,早已经开始走上撕掉“流量”标签的道路,逐渐从一个小众范围内的韩流偶像,变成具有高国民认知度的公众人物。

在今日头条娱乐白皮书中,出圈率的概念首次被提及,而鹿晗作为出圈艺人的代表被用作数据分析。数据显示,鹿晗的出圈率高达87.5%,通过鹿晗的粉丝画像发现25-34年龄段的粉丝占比超过50%,其粉丝群体所关注的内容涵盖投资理财圈、体育圈和丽人圈等,具备多样性且分布比较平均。

告别流量之后,鹿晗还剩什么?

从这个层面上来说,鹿晗的国民认知度已经突破圈层局限,其影响力已经触达到饭圈以外的人群,但是国民认知并不代表国民认可,也不代表能带来实际的消费转化。

为此,我们分析了鹿晗在2018年CBNData明星消费影响力榜第三、四季度的星数罗盘,发现鹿晗在“明星消费转化率”上表现出色,这是因为在下半年,鹿晗稳扎稳打,通过自己的作品收获了大众的肯定。。

告别流量之后,鹿晗还剩什么?

工作室独立运营之后,鹿晗开始回归作为歌手的初心。10月份鹿晗开启了“2018 RE:X巡回演唱会”,在演唱会第一款海报释出时,鹿晗就鲜明地表达了勇敢做自己的态度:“既然无法选择,就别辜负否定”。

此次巡回演唱会横跨北京、广州、深圳三大城市的大型体育场,一般来说,大型体育场是检验歌手人气与实力的试金石,在国内类似于周杰伦、陈奕迅、五月天这样的头部艺人,这种体育场巡演的票房才有保障,因此对于鹿晗来说,这是一个全新的挑战。

不过据数据统计,到场观众总动员达到了10万人次,收官场直播2小时,观看人数高达三千二百多万,鹿晗用一场“有人气、高上座率”的音乐狂欢盛典交了一份完美的答卷。这样的成绩也意味着,鹿晗从“偶像歌手”迈入了“国民歌手”行列,他的流量与实力已经足够成为大型巡回演唱会的启动引擎。

告别流量之后,鹿晗还剩什么?

持续数月的巡演热度在一定程度上盘活了鹿晗的个人消费链,而卫视跨年晚会这样的大流量池更是增添了鹿晗的国民关注度。在2019浙江跨年舞台上,鹿晗与世界顶级舞团Kinjaz合作完成《面具舞》,抛开偶像光环,为观众呈现专业的舞蹈表演,这也是鹿晗回归舞者的初心所在。

遥遥领先的播放量,也正是对鹿晗舞蹈表演实力的肯定。在微博上,鹿晗的《面具舞》播放量高达2.2亿,位列热门节目视频播放量TOP1 ,鹿晗“口罩”是热梗视频播放量排名top1,高达3.2亿播放量。这样的热度效应,除了粉丝参与之外,也与电视晚会节目覆盖到的多地域多层级用户有联系。

告别流量之后,鹿晗还剩什么?

鹿晗在下半年主演的电视作品《甜蜜暴击》,数次登上热搜榜前十,收官当天的全网播放量突破60亿次,这部以“青春、校园、热血”为主题的剧作牢牢稳固了鹿晗的年轻粉丝群体,以及更大范围的青春剧受众群体。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cms/411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