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荐||为什么大城市的女性争相买房?
前几天,一个“大城市女性买房猛增”的新闻上了热搜,引起了很大关注。随着单身女性成为新买家,中国房地产开发商正在改变策略;因为房地产商发现,女性对买房的兴趣越来越大。
某售房平台发布了《2019年女性安居报告》,对其平台上2018年的67724笔房产交易分析后发现——
47.9%的买家是女性,相比之下,2014年时该比例仅为30%左右。74.2%的女性买房时没有接受伴侣的资助,其中45.2%接受了父母资助,29%能完全凭一己之力买房。
果真如此吗?很多人开始不淡定了。
这份《2019年女性安居报告》,分析了北京、深圳、上海、杭州、南京、武汉、重庆、合肥、郑州、长沙、苏州、西安共12个一、二线城市的二手房交易数据,并对近千位18-50岁的女性群体,进行了购房方面的调研。
数据显示,整体而言,男性依然是购房主力人群,但单身女性购房者比例正在逐年增加,2018年最高。
同时,一线城市大龄女青年购房群体占比要高于二线城市,说明一线城市大龄女青年购房更独立。
比如说,一线城市里,购房者中51.6%是男性,48.4%是女性,二线城市中,52.6%是男性,47.4%是女性。
单身女性年纪越长,越有购房意识。在30岁以上的单身大龄女性中,47.1%的人已经购房,其中全款购房者达到三成以上,有二套房的占比也达到了23.4%。
其中,在已购房的大龄女青年中,约45%需要父母资助,同时,约29%表示是独立购房的。
而且,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买房的单身大龄女青年中,有31.5%选择全款,这一比例在二线城市更是高达35.7%。
而且,还有部分大龄女青年,已购买300万元区间以上的房子。
有意思的是,30岁以下女青年中,有64%表示不接受租房结婚。而大龄女青年就宽容多了,不接受租房结婚的占比为45%。这或与单身大龄女青年自己购房的较多有关。
这样的数据出来,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毕竟,各种媒体、各种文章里,要求女性“经济独立”这四个字不是白喊的。
中国女性长期是全世界劳动参与率(就业率)第一,这个数据也不是白来的。有这么多的职业女性,女性买房比例直逼男性,这有什么意外的?这不也是好事吗?
房子,已成了中国人的新宗教。
在这个房子能挤压一个普通人生存成本的百分之六七十(我随便猜的)的国度里,有房子和没有房子,意味着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里面有很多潜台词。
当然会有人质疑这个数据是否可靠,取样是否科学。
有人认为,女性不需伴侣资助、独立购房者能达到47.9%,还有29%能够不需父母、靠自己就能独立买房,那么男性的人均经济情况只会比女性购房者更好,应该有更多男性购房啊。所以这个数据不合理。
我也来解释一下:数据显示,男性购房者就是比女性略多一点。但由于是“女性购房调查”,所以数据没有显示,男性不靠伴侣、也不靠父母的,到底有多少,有没有29%。但不靠父母而靠自己买房的男性,会比女性少,我一点都不奇怪。
为什么?因为他们天然就会有爸妈支持啊!大部分的中国父母都自动地把帮儿子买房纳入他们的人生进程当中,所以,儿子们不一定赚钱赚得比女性少,但是,有爸妈的钱不拿白不拿,他们才不需要独立买房。
▲《卖房子的女人的逆袭》
另一方面,美国一项调查表明,未婚男性和未婚女性的收入基本持平,只有结婚之后,已婚已育男性的收入才会增加明显,而已婚已育女性的收入几乎无显著增加,这时才与男性拉开差距。这说明,未婚女性的赚钱能力一点都不比未婚男性弱。
中国也同样有类似的“父职奖赏”和“母职惩罚”,而且比美国更严重。整体收入女性是比男性低,但在未婚阶段,她们能跟男性有差不多相近的消费力和购房能力,有什么奇怪?
长期以来,中国男性特别爱垢病女人的就是:你们女人一结婚,就要男人买房买车,只要权利不要义务!
这个指责很荒唐。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cms/481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