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与未来 ——四川建筑设计论坛暨无竹会成立五周年活动
云影洒落,弦音悠扬
2019年5月24日下午,美克美家成都品牌馆贯通五层的中庭大堂内人潮涌动,优雅的提琴旋律环绕,人们或三五成群握手点头,或汇聚一团笑语欢声,艺术与学术的包容共享气息,弥漫在这充满苏格兰下午茶风格的大厅内。
“四川建筑设计师论坛暨无竹会成立五周年雅集”盛会在此举行。
“无中生有”
成立五周年后的今天,“无竹会”命名的缘起再次被提及。
命名创意人、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张柯回忆初心:“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在感慨当下大部分建筑缺乏文化底蕴与精神内涵,普遍呈现出一种“居无竹”的状态后,五年前提议以“无竹会”命名成都建筑师主题沙龙,定期组织行业相关民间交流,倡导设计从业者肩负起向“居有竹”目标前进的使命。
“设计与未来”
本次沙龙主题为“设计与未来”,细分为三个话题:
公园城市与建筑;
多规合一的村庄规划与设计;
中国建筑师的文化自信。
无竹会认为这三个话题昭示了中国建筑设计的未来方向。
在“中国建筑师的文化自信”方面,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邱小勇认为:中国建筑师第一要务是系统学习西方现代建筑设计理论,掌握其先进技术,再思考如何创作出具有中国地域性、民族性、时代性、未来感的中国现代建筑。
在“公园城市与建筑”主题上,邱小勇认为:公园城市的理念将使成都在建设国际大都市的进程中与已建成的国际大都市如:纽约、伦敦、巴黎、东京、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产生不一样的结果,使人在园中,园在城中,园城相融成为现实。建筑师要以“人”为中心,针对“人”进入到环境、内部空间的行为模式及行为心理进行思考和分析,才能够体会到设计的空间氛围对人造成的影响和感受。创造出适合使用者行为、心理特征的建筑空间。
好的设计不是建筑师单方面能达成,新希望地产成都公司副总经理马致远作为甲方代表发言。
营销出身的马致远,以“甲方”视角对建筑设计发表了看法,在发言中毫不保留的表达了对建筑设计师们的尊敬与肯定,也提出了现代建筑设计师们在设计上还需提高的不足点。
“古镇之所以优雅舒适,是几千年沉淀下来的,无论设计还是规划,都是经过几代人的实践,而达到的最优。相较古镇,现代城市建筑的设计在舒适和便捷方面都有不足。尤其在城南,经常会出现‘出城方向堵车如长龙,而进城方向却宽阔如草原’的不平衡景象——这都是规划层面应该考虑到的问题。”
四川省建筑设计院总建筑师涂舸,以“风景的嬗变”为主题,与大家分享四川省院对公园城市的思考。民企设计老牌甲级机构——国恒设计集团总规划师舒韬及团队,为大家带来了他们的“公园城市作品”。
总结与展望
最后,杨光(原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副厅长/四川省勘察设计协会常务副理事长)为本次活动作总结发言。
关于“公园城市与建筑”:
迄今为止,成都市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公园城市就是要让市民生活、工作、学习在舒适的环境中,要让所有人都能很方便地进入公园,同时提供便捷的交通,让市民去到购物、娱乐及休闲的场所。
公园城市是城市规划建设的一个整体概念。山、水、建筑、基础设施,公园都包含其中,相互协调。环境美、建筑美、舒适感强,让所有人都生活在公园中。
我建筑师在公园城市建设中要尊重自然,让建筑去适应自然,适应环境。搞好城市设计,突出“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建筑方针,让建筑在公园城市建设中闪耀出光辉和亮点。
关于“‘多规合一’的村庄规划与设计”:
建筑师要响应中央振兴乡村伟大战略的号召,积极下乡,在为乡村高标准农田保护、产业发展、乡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壮大集体经济、历史文化传承与保护、党的建设等纳入规划,为乡村多规合一规划做贡献,为农村美、农业强、农民富做贡献。
关于“中国建筑师的文化自信”: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cms/622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