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这张脸明明长得平平无奇,却韵味十足被称为女神?
最近聊了一些关于风格美学的内容——杜鹃屹立不倒的原因在于她的“低对比度脸”?在“低对比度美”的部分,有人在评论区求扒金敏喜。为什么她看起来真.平平无奇一张脸,但是却很耐看,也自带风流韵致。
今天这一篇就跟大家聊一下,金敏喜偷偷掌握并展现的风格——对称美学。看看这种对称美感是怎么融于生活,又展现在美人风格里面的。
设计中的对称美学
对称美作为形式美学中的一部分,它本身具有很明确的风格特质。当我们接触到对称的事物时,会感受到它们带来的秩序感、韵律感。
跟对称美紧密相关的部分,是形式美学中的均衡感。往往对称美与均衡美会协同出现,它们的存在会给我们带来稳定、平和、宁静的心理感受。
英国诗人威廉·布莱克曾说过,“对称是一种美”。不仅是他,很多先哲们也曾发表过有关对称美的言论。
威廉·布莱克与其画作
亚里士多德就认为,“美存在于秩序,对称,明确”。
圣奥古斯丁则直接表明,“美在于物体的形状和各部分之间的平衡”。
圣奥古斯丁
加之对称美也体现在自然界,体现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人们在潜意识里就会把对于对称美,以及均衡感的追求体现在我们的审美中。
中式对称美学
老祖宗流传下来的审美体系中除了留白美感,还有经典的对称美感。我们的审美体系中既有中庸,又有阴阳平衡的概念。这里面都包含着对称+均衡的形式美体现。
中心式对称
最直观的可以感受帝王权贵们引领下的中式建筑美学,讲究的是气势恢宏的中轴对称形式美。
不止布局,连建筑物本身也是呈对称形式。对称的建筑物具有安宁、稳定的特性,还可以衬托中心建筑景观。
我们杰出的建筑形式美体现在方方面面,哪怕是每一片瓦当,每一个斗拱,每一角飞檐,都体现出绝佳的对称+均衡美感。
西方景观设计中的对称美
我们的中式建筑美学追求的是对称、稳定、恢宏。然而中式景观设计美学则是缩千里江于方寸之间,追求的是“虽有人造,宛自天开”。自然界中的集合性美景,是没有那么多人工意味的。
狮子林
而在景观设计中更多的追求对称美感的,则是西方。西方园林景观中追求的就是人工美,是高度的严谨、理性、对称。
凡尔赛宫园林景观
我们习惯将以法国为代表的规则式园林成为西方园林。看世界级著名建筑凡尔赛宫,以及它的园林景观设计,就能感受到这种极端的对称美,带来的强烈秩序感以及震撼美感。这是一种看似简单,实则严谨理性的均衡美。
凡尔赛宫内部建筑细节
面部对称美感
对称美感不仅体现在自然界、建筑景观的层面。人体本身也是绝佳的对称美承载体——从面部到身体,都体现了精准的数学比例关系。这种均衡的美感,让艺术大师们纷纷认为人体才是自然界中最美妙的部分。
达芬奇手稿与矢量图比例图谱
不仅在人体,面部的对称美,也是耐看感的来源。
前面说到,有人觉得金敏喜长了张平平淡淡的脸,五官不论是拆开还是组合起来都只能说是平均水平的好看。她的优势,就在于面部的对称美。
并不是说必须完全对称,没有一丝一毫的差别。能保证正面高清镜头下的基本对称,那么现实生活中就基本是一张让人挑不出来毛病的脸了。
我们之所以会觉得对称美耐看,给人带来舒适的视觉感受,在于对称美本身具有匀称、简单、稳定的特质。
这使我们在观看时,眼睛的张力是平衡而不费力的,舒适和省力的知觉过程本身就会给我们带来愉悦感。
所以当我们欣赏的女性拥有一张干净流畅的对称脸时,不论这张脸惊艳与否,她们本身已经有了能够让人感到长久的感受到轻松愉悦的力量。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cms/626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