郫都夜市和南兴巷,都里人的生命之光
成都有很多的夜市,仅仅是沿着花牌坊出城的方向,一路数得出名字的夜市就至少有新城市的夜猫子,西南交大对面的林湾夜市,犀浦河边上的犀浦夜市,川传隔壁的团结夜市。
西华大学附近,已经关停了三四年的红光夜市现在还让人心心念念。
除开所有的这些,郫都区城区郫筒东大街上的郫都夜市,这也是一个拥有五花八门美食和水泄不通人流的超级夜市。
它是郫筒人的生命之光,也是附近一中二中,甚至还是成都工业学院学生永远都想专门再去吃一遍的神奇存在。
从下午五六点天还没黑开始,郫都夜市的生意就已经有了起色,陆陆续续的人涌入,卖栀子花的大叔,卖狗子的嬢嬢……扎堆于街口。
没有牌子,郫都夜市是当地人默默喊出来的,它就在东大街钟楼和老电影的隔壁,区医院的斜对面,夹在两排暗红色的房子中间。外地人要准确定位,搜索王府商业街便是。
郫都夜市存在了恐怕也有十来年。放学,从南兴巷出发,和同学朋友一路走一路耍,穿过星光大道,跨过东大街,再穿到夜市上边看边吃,几乎就是一条直线,这是大部分一中和二中同学日复一日的标准动作。
专门找了一天,从南兴巷一路吃到夜市,我决定把郫筒人私藏的,或者从小吃到大的美食都安利给你们。以东大街为界,我们先说夜市那边。
众多夜市上的鱿鱼摊位,郫筒朋友尤为推荐的是街口的福记特色鱿鱼。摊主是一位大姐,手脚相当麻利,不管是烤鱿鱼,还是再加一份土豆,铲子压在鱿鱼上滋滋作响,加盐撒辣椒面,动作一点都不拖泥带水。
东西本身很新鲜,鱿鱼板厚嫩,烤出来的鱿鱼须,尤其是尖尖上,焦香弹牙,烤的手艺比别家要好不少。每天生意好到不行,我看到老板的摊位上贴着一张招工启事,月薪6k到8k,emmmm
酥肉豆花这种小吃品种,恐怕你只有在郫都区的夜市才吃得到。夜市上有两三家,大家每次都是很自觉地往拐口上的徐记酥肉豆花走。
专门的一口锅分为两层,中间那层烧水加热,周围一圈里面是豆花和红薯粉煮成的糊糊。标准的咸豆花做法,麻辣红油和馓子看起来就很爽。
端上来就要使劲和匀,看到和成泥巴色,下面的海带丝都均匀地翻上来了才算好,每一勺入口都浓稠爽滑。酥肉是五花肉做成,不肥不瘦,豆花相当嫩气。
就在酥肉豆花支出去的那条巷子,有很多烤肉和冒菜。每次我都很喜欢去吃那家巷巷冒菜,从高中毕业一直吃到现在。
胖孃孃经常都很热情在口子上招呼客人,我们每次都喜欢坐在街沿更高的坎坎上吃。一个人吃一个小份,特定的篮子,菜随便捡。
汤底的香料味自然纯正,辣味又鲜又厚重。加饭是一个人一元,沥米饭配冒菜,就可以非常满足地吃到撑!
这家主打烤肉皮烤猪蹄的小摊,就连陪女人逛街的男人都知道胶原蛋白吃了美容。
看起来不大一串,猪皮要拔毛、剔过肥肉、卤制、串好之后才能上烤架。颜色由浅变深很快起卷儿,流口水了……
5元4串,嚼起来不绵,耙噜噜很Q弹。就算加料烤制之后,还是有一股很香的卤香味,层次让人回味无穷。
口子上那家新奥尔良烧烤虽然是电烤的,水平整体还是相当高。传统的烧烤菜品几乎都有,就算像我一样只要一串鸡尖也完全不得被嫌弃,反正顺便就烤了。
孜然烤面筋也是郫都夜市的标配,无法考证这家到底是不是第一家,但他们确实存在了好多年。
他们家面筋的碱味不重,除了辣味辣味,我还超级喜欢那个香葱的味道。
只卖炸洋芋,高山洋芋和郫都区城区的老式炸洋芋都不太一样,外皮很脆,里面却很粉很软。这个油锅的阵仗,应该没人能抵挡得了。
洋芋本身是炸得很不错的,我当天要的糖醋麻辣口味,调料的汤汁感稍微差劲,显得过于干,不是我喜欢的调料方式,下次要特别叮嘱老板才对。
寿司,冰粉,像傅记排骨之类夜市网红美食,郫都夜市也是与时俱进有了。边吃边逛,我大概也就可以来回逛两个小时吧。
这个时候转场星光大道和南兴巷显然不是一个好主意。街那边南兴巷的美食,主要是早上和中午。
南兴巷,依旧是郫都区数一数二的餐饮街。东西便宜又实惠,尤其以深受学生欢迎的面、冒菜、炒饭、抄手饺子和豆汤饭之类最为普遍。
就算现在,每到中午也是一中和二中学生的第二食堂,穿着校服的学生陆陆续续就近解决午饭问题。
虽然只是在中学附近的好吃街,但南兴巷很大程度上还是包含了全国各地的美食。南京特色的灌汤包,听口音都像是南京人在卖。
皮儿薄,里面的汤汁也相当饱满。一口一个,馅儿又嫩又入味,不浪费任何一滴汤汁。不加稀饭都能好不费力地咽下,每天早饭都喜欢来一笼。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cms/63326.html
- 上一篇:青年演员王彦懿连体裙大片曝光 简约时尚悸动盛夏
- 下一篇:气势如虹,一举高“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