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沃派博客 每天不定时发布IT文章相关资讯
当前位置:沃派博客-沃派网 > 娱乐要闻 > 正文

4名高考“0分英雄”的血泪忏悔:我错过了改变命运的最好机会…

06-07 娱乐要闻

4名高考“0分英雄”的血泪忏悔:我错过了改变命运的最好机会…

文丨春秋十二郎


高考这件事,从广义上来讲,在中国已经有近1400年历史了。

 

有史可考的第一回“高考”,发生在公元622年。刚刚建立5年的大唐帝国选在了当年12月,来公布本年度的科举考试成绩。

 

那天,近千名考生起了个大早,顶着腊月的寒风和暴雪,在国子监南院外的小巷里不期而遇。

 

由于准备仓促,国子监外围的栅栏被蜂拥而至的考生们踩踏得稀碎。来自河北的大龄考生孙伏伽混在人群中间,穿过狭窄的巷道,被人流裹挟至刚张贴出来的皇榜跟前。


4名高考“0分英雄”的血泪忏悔:我错过了改变命运的最好机会…

古代高考成绩单——皇榜

 

在攒动的人头里,孙伏伽指着皇榜榜首的状元栏大声尖叫出来:

 

“我考中了!”

 

被唐高祖李渊钦点状元的他,真如后世传唱得那般,“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从此踏入官场,一生飞黄腾达,最后告老还乡、寿终正寝,用平淡却顺遂的一生,向后世的学子们诠释了一句真理: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4名高考“0分英雄”的血泪忏悔:我错过了改变命运的最好机会…

模拟古代“殿试”场景

 

1386年后,来自安徽的考生徐孟南,于2008年跟随1050万高考学子一起,踏上了人潮拥挤的独木桥。

 

在千万人的洪流之中,绝大多数青年抱着破釜沉舟的决心,力图要冲到桥对面的新起点。但徐孟南却不然。

 

考试时,他在卷子上用双色笔写上了自己的“教育宣言”,试图通过一个“0分英雄”的新闻,来改变教育环境,也改变自己过独木桥的命运。

 

他如愿以偿地上了头条,成为那年高考后的热点人物。

 

但最终,各科总分160分的成绩让他“0分”的愿望落空。

 

后来的事实也都证明,所谓的“改变教育环境”与“改变个人命运”,不过是幼稚男孩的一场幻梦,终将在以教育为本的大环境下破灭。


4名高考“0分英雄”的血泪忏悔:我错过了改变命运的最好机会…

 

4名高考“0分英雄”的血泪忏悔:我错过了改变命运的最好机会…

 

徐孟南有两位“精神导师”。其中之一,便是被誉为“青年意见领袖”的作家韩寒。

 

他和韩寒,“邂逅”在2006年。

 

那一年,刚升入高一的徐孟南很快便在人才济济的县重点高中,暴露了语文薄弱的短板。


他来自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的一个农村家庭,贫寒的家境限制了他的视野,也没给他太多看课外书的机会。在老师的建议下,徐孟南养成了去书店看书的好习惯。

 

而他和韩寒的首次“灵魂交流”,正是发生在后者写作的《通稿2003》里。这本刊发于2003年的文集,为徐孟南打开了“思想新视界”的大门。


4名高考“0分英雄”的血泪忏悔:我错过了改变命运的最好机会…


在书中,韩寒极尽辛辣之能事,将当下教育体制中的教师、学校、专家和各类学科,炮轰得体无完肤。在那个个人意识刚刚觉醒的年龄段,鲜少有孩子能对这种宣泄式的文章产生抗体。

 

徐孟南自然也不例外。

 

在此之前,他一直是老师和父母眼中的乖孩子、好学生。

 

他出生时,曾不幸患过脑膜炎。为了给他治病,父母可以说是砸锅卖铁。病愈后,为防止儿子长大后智力有问题,父母又生了一对双胞胎弟弟。

 

徐孟南上有姐姐,下有胞弟,自幼便过得是清贫日子。

 

但也正因如此,他小时候学习及其用功。用他自己的话说,他是个“智力平平”的人,成绩的提升多来自于勤奋刻苦。


4名高考“0分英雄”的血泪忏悔:我错过了改变命运的最好机会…

徐孟南

 

每年暑假在家,父亲带着他去田间地头干农活,他总要在篮子里装上数学书和练习册,借休息的空档多刷几道题,还常常惹得父亲抱怨。

 

靠着笨鸟先飞的自觉,徐孟南一路飞到了市重点。在那里,他内心躁动和反叛的种子迅速萌芽,并在那些教育批判的声音中,迅速肆意生长。

 

缺乏理性的思考往往会成为一种灾难。


这种灾难会使人盲目,也会让人在盲目中走上歧途。

 

而徐孟南便不幸成为了歧途中的“迷失者”。

 

“《通稿2003》对我来说是个影子,看完之后就产生了厌学情绪。”

 

自那时起,原本老实乖巧的好学生徐孟南开始荒废学业。涉世未深的他,开始过早地“探索”教育的出路。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cms/633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