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沃派博客 每天不定时发布IT文章相关资讯
当前位置:沃派博客-沃派网 > IT文章 > 正文

中国电影往事:秦国人与香港人的吊诡对决(中)

12-12 IT文章

原标题:中国电影往事:秦国人与香港人的吊诡对决(中)

中国电影往事:秦国人与香港人的吊诡对决(中)

《捉妖记》以神秘而颇具讽刺意义的姿态成为了曾经的国产电影电影冠军

在《英雄》推出后的短短四年间,中国商业电影迅速膨胀壮大,知名与不知名的导演都涌入市场中,这场空前的热潮最终随着张艺谋的《满城尽带黄金甲》遭遇的空前口诛笔伐而结束。

资本的触角无孔不入,越来越多地深入到电影产业之中去,艺术家和资本家不再是割裂的角色,资本和艺术之间的媾和越来越赤裸。

中国商业电影的新胎动正在悄悄而激烈地孕育。

乱年

2008年8月8日的夜晚格外闷热。

目睹了奥运会开幕式糟糕的转播效果后,音乐总监陈其钢找到张艺谋抱怨,然而他们根本束手无策。音乐家看了看导演,嘟囔着“完了完了完了”转身走掉了。

“我以前不是没被骂过,那是一部电影、一个导演的失败。但这是什么?奥运会!这样的失败我难以担当。”尽管早已经习惯各种批评和苛责,但是此时的张艺谋内心也不禁惶恐。

从两年前接下这份职责起,他就背负起了巨大的压力。

2006年的春天,中国奥委会最终从张艺谋、李安及陈凯歌三位最终候选人中选择了陕西人来担任两年后的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总导演。在中国的语境中,这既是一份艺术使命,同时亦是一份政治责任。

在此后两年五个月之中,仅仅是创意工作会议,张艺谋就参加了两千多场。在这九百多个日日夜夜中,张艺谋有两个身份,一个是导演,另一个也是导演。

期间,他拍摄完了剧情长片《满城尽带黄金甲》并为戛纳60周年拍摄了一部3分钟的短片。作为开幕式总导演,张艺谋还不得不周旋于奥运会开幕式筹备中的各种矛盾与掣肘之中,不断化解协调领导意志和艺术家创意之间的隔阂。

最终,这场奥运会开幕式不仅赢得了海外的盛赞,同时也难能可贵地赢得了大部分挑剔中国群众的支持。自从艺术片导演转而执导商业大片以来,秦国人再次获得了人们对他艺术能力的肯定和认可。

“谢天谢地的心态伴随了我好长时间,虚惊一场也好,劫后余生也罢,我真没想过自己成了个什么‘国师’……只觉得阿弥陀佛,没弄砸。”张艺谋对外界的赞赏颇感到些意外之喜。

无论他本人承认与否,在执导完奥运会开幕式以后,这个横跨艺术片与商业片并各自取得丰硕建树的导演俨然中国电影乃至文化神坛中最耀眼最堂皇的图腾。

在成为导演二十年后,马上就要年届耳顺的张艺谋成了具有符号学意义的“国师”。

就在张艺谋与陈丹青们筹划开幕式的同时,陈凯歌拍了不温不火的《梅艳芳》,尽管故事主题依然是曾经将他推上电影生涯巅峰的京剧题材。但是,在《霸王别姬》之后十多年后的这部作品中,导演曾经一直坚持的对历史的批判与反省精神都丧失掉了,仅仅剩下模仿自己讨好观众的机心。

李安则师心自用将张爱玲的小说改编成了《色,戒》,其中的情色场面在内地上映时被尽数删除,在香港被定为三级片,这反而激起了广大观众蜂拥进入电影院观看完整版电影的热情,这部电影当年在香港的票房达到了惊人的四千八百万港币以上,成为截至当时香港历史上票房最高的三级片。

这个包裹在“性事”外壳下实际上讲人性的电影是李安自2000年《卧虎藏龙》以来总票房最低的,但是,这个出身台湾熟稔中美文化的导演一直没有放弃在电影中聚焦讨论人性的尝试,而这样的坚持在多年以后将帮助他攀上中国导演一直梦寐以求却始终未能圆梦的事业高峰。

在中国电影市场蒸蒸日上的同时,好莱坞的资本家们变得更加饕餮起来。

2007年4月,美国政府向 WTO 提出了两项贸易诉讼,分别指责中国打击盗版不力和限制美国电影、音乐和图书产品进入本国市场。2009年8月,WTO 专家组公布了最终报告,针对美国提出的三项申诉做出裁决,并在海关措施和《著作权法》两方面认定中国败诉,9月,中国就此结果不满并提出上诉,12月,WTO 上诉机构认定中国对进口电影、音乐和图书的限制违规。

2010年1月,WTO 争端解决机构通过了中美出版物和音像制品案的上诉报告书和专家组报告。上诉机构基本上支持了专家组做出的裁决,认定中国违背了入世做出的承诺,要求其解除针对进口出版物外资经销商的歧视措施,之后中国方面做出的抗辩也并没有获得WTO的认同与支持。

一个月后,中国同意执行 WTO 裁决。2012年2月,中美就解决 WTO 电影相关问题的谅解备忘录达成协议,其中规定:

中国将在原来每年引进美国电影配额约20部的基础上增加14部3D 或 IMAX 电影;

美方票房分账从原来的13%升至25%;

增加中国民营企业发布进口片的机会,打破过去国营公司独大的局面。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128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