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积电强攻5nm!猛砸250亿美元,与三星Intel相爱相杀20年
原标题:台积电强攻5nm!猛砸250亿美元,与三星Intel相爱相杀20年
智东西(公众号:zhidxcom)
文| Lina
250亿美元是什么概念?
250亿美元相当于1338万台512GB版本的iPhone XS MAX,相当于苹果公司市值的1/30,也相当于北京市2017年全年GDP总额的1/16。
250亿美元,同时也是2018年6月台积电宣布投资5nm芯片工艺研发与生产的费用。
在行业不断喊出“摩尔定律已死!”的当下,依旧有人在不断埋头推进芯片工艺,以超人的先进技术挑战那些难如登天的任务。在7nm芯片量产的当下,5nm的芯片制造工厂、光刻机、刻蚀机、EDA工具、市场与客户等都已一一就位,2019年,将会是一场5nm的冲刺赛。
▲2018年1月,台积电台湾南科5nm晶圆18厂第一期动工仪式
一、摩尔定律最后玩家!三巨头的爱恨情仇
摩尔定律的定义为:“当价格不变时,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元器件的数量约每隔18-24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
也就是说,在一年半到两年的时间里,你用同样价钱能够买到的电脑/手机/其他电子产品性能理论上可以增加一倍。
这简直太爽了,试问哪个行业的创(赚)新(钱)速度能够跟它媲美?
于是,就是这么两行简单的描述,在过去50年时间里推动着全美国——甚至全世界——的经济高速发展,直接催生了二战后结束后美国科技产业的全面爆发,至今仍旧引领全球。如今全球科技殿堂“美国硅谷”中的“硅”字,就是源自于集成电路的主要原材料——硅。
一块面积不变的芯片上,如果需要容纳比以前多一倍的元器件数量,那么就需要这些元器件(一般是晶体管)体积更小,同时排布得更“紧”——我们常说的10nm、7nm芯片制程就是用来描述晶体管栅极宽度大小的。纳米进程数字越小,芯片能容纳的晶体管数量就越多、性能就越强大。
跟牛顿第二定律这种基本物理学定律不同,摩尔定律并不是一个真正的科学定理,它只是描述了芯片技术高速发展的现状。芯片的性能不会自动增长,真正推动摩尔定律往前发展的是那些不断砸钱、招人、实验、研发的芯片企业们。
不过,市场与经济同样有周期,摩尔定律也不例外。随着芯片工艺越来越逼近硅的物理极限,摩尔定律在最近这几年来发展速度不断变慢,每一代芯片工艺的研发成本也像滚雪球一样疯狂飙升——比如台积电宣布砸250亿美元研发5nm工艺——随着技术红利不断消失,往牌桌上砸钱的玩家也越来越少。
2018年8月28日,全球第二大芯片代工厂格罗方德宣布,它将无限期地暂停7nm芯片工艺的开发,以便将资源转移到14nm和12nm工艺上。
同样在2018年8月,全球第三大芯片代工厂联电宣布,不再投资12nm以下的先进芯片制程。
于是,从智能手机到个人电脑、从云计算到比特币挖矿,全球无数个依靠摩尔定律红利进行不断研发创新的企业猛一抬头,忽然现在市面上还在哼哧哼哧埋头推动摩尔定律的人,就只剩台积电、英特尔、三星这三个“老冤家”了。
他们一个是全球第一大芯片代工厂(台积电),另外两个则是全球芯片IDM厂商的老大和老二(英特尔和三星)。
三星的半导体业务由来已久,早在1993年,三星就已经成功跻身全球第七大半导体厂商之位,在此后的二十多年里一路稳中有进,从未跌出过全球前十。去年10月,三星电子宣布通过了8nm LPP工艺验证,但一直到2018年11月才在自家年度旗舰手机芯片Exynos 9820手上用上8nm技术,预计2019年初量产。
▲IC Insights机构发布的1993-2017F全球半导体十大厂商变迁图,20多年里英特尔始终稳坐第一
至于老牌芯片巨头英特尔则更是在先进芯片工艺上投入重大,早年间英特尔在半导体领域几乎一骑绝尘,连台积电都要仰仗英特尔的给予代工认证(1988年)。而从1999年的180nm工艺开始,英特尔以每两年更新一代的节奏研发先进制造工艺,在过去20多年里坐稳了全球第一大半导体厂商的龙头宝座。直到2017年,三星凭借内存价格暴涨才超越英特尔,翻身跃居第一。
英特尔的工艺研发进程在近年来受到了不小的挑战,在2015年7月,英特尔宣布本该在2016年面世的10nm工艺推迟量产,此后英特尔虽然也在不断优化14nm技术,部分10nm芯片也开始小批量出货,但其10nm至今尚未正式宣布量产。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210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