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再探医疗AI,走向基层的“百度灵医”具体都做了些什么?
题图为广东省眼科人工智能诊断系统下基层大型义诊现场,钛媒体付梦雯拍摄
裁撤医疗事业部一年半后,百度有了布局医疗行业的新消息。
2018年11月1日,百度CEO李彦宏在百度世界大会宣布,将向中国贫困县捐赠 500 台眼底筛查一体机,计划覆盖5600万眼疾风险人群。
李彦宏彼时立下的三个 Flag 如今在逐步落地。
1、百度即将发布与一汽红旗合作的 L4 级自动驾驶量产乘用车
2、把北京、上海改造成世界一流的智能城市
3、向500个贫困县医疗点捐赠 AI 眼底筛查一体机,帮助5600万风险人群避免失明
在AI商业化多点开花(无人驾驶、金融、城市解决方案)的进程中,百度终于正式布局医疗AI。此前,在医疗AI领域,腾讯已经推出旗舰产品“觅影”,阿里健康推出“Doctor you”、并与阿里云共建ET医疗大脑2.0。
2018年4月,AI创新业务部(百度灵医)成立,隶属于百度AIG事业群(人工智能事业群),同年6月开始做医疗影像。目前,百度已经发布了三款医疗AI产品:AI眼底筛查一体机、智能分导诊、CDSS辅助诊断系统。
百度灵医医疗影像产品负责人王冰告诉钛媒体,“内部正在孵化的产品还有很多。”
为何先从眼底筛查切入?
首批捐赠的AI眼底筛查一体机落地广东省肇庆市德庆县,2019年1月10日,在一场“广东省眼科人工智能诊断系统下基层大型义诊”活动中,两台一体机充当起助手角色,前来参与义诊多是德庆县中老年人。
义诊现场
钛媒体在现场了解到,百度捐赠的AI眼底筛查一体机,实际上是将其AI多眼底疾病筛查算法与传统眼底相机相结合(一种是日本品牌拓普康,另一种是国内品牌“新视野”)。
德庆县人民医院五官科主任何永松告诉钛媒体,以往医院使用的是手持眼底镜,人工看范围不大,而且由于医生基础较差,分析不出来眼底成像结果,只能建议患者去上级医院看。
使用该一体机3个月后,何永松的感受是,像智能手机一样,纯自动对焦、拍照、分析、出图文报告。
“以前看一个病人差不多有半个钟头,散瞳过程起码得20分钟,之后才能开始做检查,现在通过一体机,可以免去散瞳过程,分析报告一下子就传过来了。” 何永松告诉钛媒体。
自2016年开始,国内医疗AI迎来一波热潮,经历过野蛮人入场后,不论是BAT、医疗器械厂商还是医疗AI创业公司都在向细分领域延伸。(详见钛媒体此前报道《医疗影像 AI 告别野蛮期:巨头做平台,创企走细分,抱团探寻商业化》)
与多数先从肺结节筛查切入的医疗AI产品不同,为何百度医疗AI布局的第一步是切入眼底筛查?
百度灵医医疗影像主任架构师许言午告诉钛媒体,在加入百度之前,他已经就AI眼底筛查技术研究了近八年时间,“从技术难度和产品覆盖来看,眼底筛查相比肺结节有更大的适用范围。”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袁进教授也有着同样的看法。他向钛媒体透露,“大多数人认为眼科好像比医学内外科小,其实不准确。世界卫生组织把眼科列为肿瘤、心血管之后第三个影响人类身心健康的疾病,眼科疾病涵盖的面非常广。”
目前,百度AI算法已经能够覆盖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病变、青光眼这三种主要致盲疾病。袁进进一步分析了这三类疾病早发现、早干预的重要性:
我们国家按照官方数据,中国的糖尿病患者将近1.2个亿,这里面差不多有30%的患者在疾病中后期会发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发现和干预将会避免这些病人失明。
除了糖尿病以外,老龄化社会里伴随着特有的老年性眼底的改变,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老年的黄斑变性,这是与长期的紫外线损伤有关系,属于不可避免的。早期发现、干预也是非常重要的。
青光眼现在是我们国家排在第二位的致盲性眼病。第一位是白内障,白内障手术人工晶体植入可以帮助复明。但青光眼是不可逆性致盲性眼病,一旦功能丢失后,后期再怎么做手术,视力都是不能恢复的。所以,早期发现、早期的干预非常重要。
据钛媒体不完全统计,目前有十几家企业布局AI眼底产品线,其中包括Deepmind、IBM Watson、腾讯、百度等大型科技公司,也包括国内外创业企业。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280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