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沃派博客 每天不定时发布IT文章相关资讯
当前位置:沃派博客-沃派网 > IT文章 > 正文

《阿丽塔》:不要相信好莱坞童话

02-24 IT文章

《阿丽塔》:不要相信好莱坞童话

有一种中世纪刑具常常出现在各类作品中。它外型近似人型棺材,雕刻着少女的脸,有可开合的两扇门,内侧各个地方都装有铁钉,被拷问者的身体会不断被钉刺刺痛。

这种残忍刑具有一个诡异的名字“钢铁处女”,将沉重的金属感和柔弱的少女联系到一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同时被赋予残忍的使命。

在漫画《铳梦》中,木城雪户将这个称号带给了故事主角“加里”,也就是电影《阿丽塔战斗天使》中的阿丽塔。

《阿丽塔》:不要相信好莱坞童话

同为科幻电影,很多观众会将《阿丽塔战斗天使》与前些日子爆火的国产科幻《流浪地球》做个比较。

在《流浪地球》首映当天的下午,《阿丽塔》的监制,大导演詹姆斯·卡梅隆在微博上对中国科幻电影表示了祝贺。此时《流浪》的排片在院线只有10%,网络的热议还没完全起来。大多数观众还没意识到,在接下来的两天之内这部电影将会完成票房的逆袭。

《阿丽塔》:不要相信好莱坞童话

卡梅隆和小破球颇有渊源。中影买下《流浪地球》版权后曾找到过他,希望卡神能够接拍这部电影。后来合作没能谈拢,卡梅隆此时的赞美有些令人唏嘘。

很明显的是,这部电影的特效水平仍远远领先于我国。最受关注的女主形象完成度非常好,能清晰看到光滑皮肤下细微的褶皱,感受到皮肤的纹理、质感甚至是唇部光泽和纹理。和真人演员放在一起完全没有违和感,“恐怖谷效应”就这么被一大步跨了过去。

《阿丽塔》:不要相信好莱坞童话

媒体宣传时会提到电影中钢铁城的建模过程:通过扫描9600平方英尺的实景的环境建立3D模型、并在渲染时使用了“Instansing”的渲染方式,让整个城市的风格统一,同时节省渲染效率。即使如此仅场景的渲染就花了5.5亿小时,平均每帧500小时。

设计时频繁使用了明媚的场景,光线对渲染时的性能要求非常之高,能够完成整个复杂的钢铁城的构建,以及如此杂乱场景之下的光线追踪,从特效上来说毫无疑问是一座里程碑。

电影的背景设定与漫画基本一致:

未知的星球上,遍布战争遗迹的荒凉大陆上的某处,有一座漂浮在空中的超科技都市撒冷。在它的下面则是由原生人类、改造人、又或是机械生命体聚集起的钢铁城。这座城市依靠着撒冷源源不断倾泻向地面的各种垃圾建立而成。

换言之,整个钢铁城都是建在垃圾堆上的。

《阿丽塔》:不要相信好莱坞童话

这样的城市自然也有着大家符合预期的面貌:城市的公共秩序需要赏金猎人来维持,而赏金猎人只会在乎对方的脑袋能换多少钱而不在乎对方犯了什么错;高度机械化的身体是可以卖钱的,把机械人叫到阴暗小巷然后拆了脊髓卖钱的事情屡见不鲜。

可以说这里的每个人都有着不为人知的阴暗背景,整个世界都充斥各种暴力、毒品等过分裸露的事物。在这样的世界里,没有人会去尊重人性,一切都以生存下去为前提。

遗憾的是,与原作漫画不同,电影中的钢铁城并没有非常阴暗,明媚光线的观感十分柔和,卖巧克力的其乐融融,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这应该是有史以来最明亮的赛博朋克世界。

《阿丽塔》:不要相信好莱坞童话

明亮的赛博朋克城市

导演罗伯特·罗德里格兹在采访中表示:

我是画漫画出身,我画的东西和我早期的电影作品都是像卡通一样,比较天马行空。所以对我来说,最有挑战的一点是要让这部电影更接地气。

《铳梦》之所以会被追捧,是因为每个人都可以在阿丽塔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深陷一个疯狂的世界中不知所措,从懵懂地认识世界到逐渐改变世界,在逆境中自我拯救,在这过程中找到真正的自我。原作中最刺眼的莫过于,心灵纯洁的阿丽塔与整个冷漠的钢铁城的对比。

而电影为了更接地气,很多角度上的改编都在减轻了这一对比,女主角的名字也延用了欧美观众听起来更习惯的“阿丽塔”。

所以听到这部电影的名字叫《阿丽塔》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是“北电那几个学生把它们的毕设重制了?”

2016年,北京电影学院的几位学生曾合作完成了一份手绘动画作业《阿丽塔的试炼》,此时翟天临还是他们的校友,正在同一所学校“读博”。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378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