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明星数据造假:泡沫的破灭,疯狂的终结
流量时代的神话,以央视的这次报道为节点,大概就此终结了,即使流量明星依旧会有,但转发量过亿,将会成为只属于这个疯狂时代的遥远传说。
刺猬公社 | 骆北
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但庞贝能在一夜消失。
早在央视报道“流量明星数据造假”之前,1月8日,微博管理员就发布公告,“为了构建健康的微博内容生态和关系生态,鼓励良性互动,微博站方将于近期对微博转发、评论计数显示方式进行调整:微博转发、评论计数显示上限均为100万,超过100万时显示为100万+。”
2月3日,有粉丝发现,偶像微博的前端数据显示已经调整,以前大家还有个比较,现在是齐刷刷的100万+了。
二十天后,央视新闻直播间用近7分钟的时间披露了“数据造假,流量作弊“的产业内幕,画面中出现蔡徐坤、易烊千玺、朱一龙等当红艺人的微博账号,并以蔡徐坤的一亿微博转发量为例,道出了“人为操纵流量,数据造假”的平台乱象。
一时间,风声鹤唳,靠流量数据造假维生的互联网黑产,和深陷“唯数据论”“唯流量观”的眼球经济,仿佛走到了尽头。
流量明星,粉墨登场
天下苦流量久矣,但对于少部分人来说,流量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源泉。
2011年,宫斗穿越剧《宫锁心玉》热播,主演杨幂一夜之间家喻户晓,从《神雕侠侣》和《仙剑奇侠传三》里的女演员身份跳脱出来,击穿圈层,晋升为全民偶像,微博粉丝突破千万,成了热搜常客。
微博顶级流量的身份,带来的是巨大的商业价值,杨幂身上穿的,手上拿的,头上戴的,都会被粉丝和网友疯狂扫货,前脚照片出来,后脚在淘宝上就有了同款,成了前所未有的“带货女王”。
7年后,杨幂微博粉丝突破一亿,成了中国第三个粉丝过亿的明星,但比这更重要的是,杨幂划时代地成为中国第一个把高人气直接变现的偶像演员,她出演的一系列影片都是“高票房,低口碑”,高额片酬和代言源源不断地找上门来,品牌商和广告主都看清楚了,一个明星商业价值的高低,最直接的体现就是人气。
但人气这东西,是可以被制造出来的,一个制造人气,“制造”偶像的时代到来了,经纪公司和媒体平台推波助澜,亿万粉丝武装上阵,为流量展开了搏杀。
2012年,男子偶像团体EXO在韩国出道,不久后,组合中的几个中国成员纷纷解约,回国发展,成了微博上吸粉无数的“归国四子”,许多故事将为他们谱写。
其中鹿晗最为亮眼。2014年,鹿晗刚刚回国,热情高涨的粉丝们就送上了一份“大礼”,在他的一条微博下评论1300万条,打破吉尼斯世界纪录,此后,鹿晗人气一路飙升,直到2017年10月6日,在微博公布与小花关晓彤的恋情,引发微博崩溃,鹿晗从此再不复当年辉煌。
如果说杨幂让商家看到了人气的价值,那鹿晗就是创造了一种模式,在此之前,从来没有明星只靠数据而不是作品就能赢得公众瞩目,相比好作品需要的积淀和偶然性,数据制造可谓轻而易举。
有了这样的造星手段,粉丝永远不怕缺少偶像,脱坑了一个,还有下一个,而且与杨幂、鹿晗不同,通过刷数据,粉丝们可以亲手制造偶像,也只有粉丝自己捧出来的,才能真正重视粉丝,疼粉丝,不会像鹿晗那样说恋爱就恋爱。
2018年的选秀热潮中,蔡徐坤冉冉升起,可以说,他的一切都是粉丝给的,粉丝选出他,捧红他,为他砸钱,为他买鸭蛋,但在每个粉丝心目中,蔡徐坤都是努力而优秀的,值得粉丝对他如此这般,但局外人有时还是分不清,到底是粉丝的爱造就了蔡徐坤的“优秀”,还是蔡徐坤的优秀吸引了粉丝的爱意。
为了让出道不久的新人蔡徐坤有更好的资源,粉丝们会使出浑身解数。但怎么才能让更多人看到偶像的努力优秀和正能量,尤其是被品牌方和广告商看到,这对于一个艺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无数先例在前,答案不言而喻,有了数据,应有尽有。
八仙过海刷数据
2018年3月,偶像练习生比赛期间,豆瓣网友“画大饼”就粉上了蔡徐坤。那时蔡徐坤的一条微博只有80万的转发和70万的点赞,她也只是单纯转发点赞偶像微博,不知数据为何物。
有饭圈的人说她们这些粉丝战斗力不行,不努力,蔡徐坤的数据太差,看看别人家微博的转发评论比,再看看蔡徐坤的,差距实在太明显。
她不解,有人告诉她,在中国娱乐圈,流量怎么看,已经被别人的实际行动证实了,转发最重要,靠转发量来为偶像挣资源,包括4A公司和公关,都是看转发,而想要捧起一个小透明,买转发也是最重要的手段,越多转发,越多路人才能看到,人气才能涨起来。
一个粉丝道出真相:“流量不是实力派,就是要看数据,转发是转、赞、评里最重要的,这是基本常识。”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389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