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家正式告别创始人时代,新CEO杨昌乐:上市不会太久了
题图:途家新任CEO杨昌乐
随着罗军的正式谢幕,途家也正式告别了创始人时代。
2月26日,途家正式宣布集团首席运营官(COO)杨昌乐升任CEO,全面负责途家各项业务推进;途家创始人罗军卸任途家集团CEO,将继续担任斯维登集团CEO及途家董事。这封由途家大股东携程的董事长梁建章发出的任命信,终于还是给罗军和途家的关系公开画上了一个句号。
新任CEO杨昌乐,于2010年加入携程集团,历任去哪儿网高级总监、去哪儿无线事业部产品副总裁、去哪儿集团高级副总裁等职位。对于罗军的离开和途家未来的走向,这位新官上任的CEO杨昌乐在途家北京总部接受了虎嗅在内的媒体采访。
在杨昌乐看来,途家在2019年会迎来一个新的周期。
罗军早已“全身而退”
罗军的离开其实一直不是什么秘密,他正式“放权”已经是2017年的事情了。两年多来,途家和创始人罗军结束关系就只差这一纸公告。
2017年,途家进行了内部的管理层调整,彼时,罗军就已经将线上业务交给了大股东携程派来的杨昌乐,退居乐途家二线。直到今年1月29日,途家管理层再度发生变更,罗军也不再担任公司法定代表人,由途家网CFO兼蚂蚁短租CEO王枫接任。
罗军和途家在渐行渐远。
一度被媒体封为中国民宿“教父级人物”的罗军,从2007年就开始创业,他的履历已经被表述过无数次了:创立新浪乐居;建立“中国房产信息集团”(仅两年就赴纳斯达克敲钟);2011年创办途家;中途创建斯维登,随后得到地产巨头保利的青睐......
每每能从前一次创业中全身而退的罗军被称作“连续成功者”。途家之后,放权而去的罗军赴上海主持途家自营的斯维登,从此只专注于其比较擅长的线下业务,坐标北京的途家线上平台则由杨昌乐负责。
途家线上线下业务的分拆,正是罗军的手笔。
虎嗅在2017年就采访过罗军,在他看来,线上线下分离不仅是为了向外清晰地展示企业架构,也是为使公司内部运营变得更加清晰和专业化,降低管理难度。
目前,途家线上和线下的业务依然是完全分开的,前者总部在北京,后者在上海,相对独立,有着完全不同的成本核算与考核体系,还有着不同的文化体系和管理流程。
“斯维登现在跟途家没有什么关系,除了有一部分共同股东之外,两家是独立的公司,斯维登只是我们的供应商,这家供应商在民宿领域是比较有名的连锁,是我们比较重要的供应商。”在今天的采访中,杨昌乐对包括虎嗅在内的媒体说道。
而对于罗军的离开,杨昌乐面对我们笑道:“(换帅一事)确实没有什么八卦,真的没有。2016年我就过来(途家)了,是James(梁建章)叫我过来的。其实他们很早之前就跟我提过做负责人的事情,只是我一直认为自己还没有做好准备。”
进入2019年,杨昌乐做好带领途家的准备了吗?
2019年,途家面对着什么?
1. 竞争激烈。
在罗军的意志下,途家曾经一家独大。
早在2016年6月,途家宣布战略并购蚂蚁短租业务;同年10月,途家又宣布关联并购去哪儿、携程公寓民宿业务。半年内的两次并购,令途家的体量前所未有之大。
不过,时间已经拨到了2019年,共享短租战场上的硝烟仍未消散,并直接进入了所谓的下半场——线上是民宿短租领域的必争之地。国内基于C2C模式的共享短租企业小猪正在长成;Airbnb在华动作也正加快:Airbnb也在去年经历走马换帅,在中国市场不断刷存在感,其国内房源及预定量在提升,Airbnb在中国进行的本土化测试离交成绩单似乎也不远了。
短租鼻祖的逼近让国内的短租平台不敢放松警惕。加上目前,一线城市的优质房源越来越少甚至面临饱和,各大平台只有不断下沉二三线城市寻找增量。2019年,民宿和线上短租的竞争注定会更加激烈。
这种情况下,在杨昌乐看来,未来一两年,格局依然“将比较确定”。“当然这是我自己的预期,真正做好以后应该说途家自己的优势和门槛会更加稳固,但还没有做成时候不太适合拿出来吹。”他说。
2019年,进入新周期的途家的小目标是:各个数据保持100%左右的“翻倍增长”,且是在保守预计的前提下。那么途家会在哪里发力?
据杨昌乐透露,目前途家的客单价接近平均400元,比较高。所以,“可能我们间夜量的增速会比GMV更快,因为更便宜的价格比重占比会更高(大部分订单来源于中低价格的房源)。未来应该是中高端的民宿带来的订单会越来越多。”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395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