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沃派博客 每天不定时发布IT文章相关资讯
当前位置:沃派博客-沃派网 > IT文章 > 正文

科创板开闸,能否改变A股潮水的方向?

03-07 IT文章

科创板开闸,能否改变A股潮水的方向?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镁客网

去年11月澳门赌王何鸿燊97岁大寿,小儿子何猷君送上的生日礼物是一本招股书,他担任首席营销官的创梦天地从纳斯达克退市2年后,在赌王生日11天后于港交所挂牌上市,只是不如陈湘宁期盼的那样,创梦天地遇到了和小米、美团一样的窘境,上市即破发。从纳斯达克转战港股市场,并不是容易的事。

去年小米美团相继在港上市的时候,科创板还是“熟悉的陌生人”,半年之后,它带来了潮水的方向。

一、

科创板出现前,A股履行的是核准制,而港股是非标准注册制,纳斯达克则是“说故事”开始的地方。

相较于A股申请周期长、对盈利状况的严格监察,纳斯达克在周期确定性方面占有优势,同时上市政策宽松,又是全球投资者目光集中地,在有雅虎这样当年炙手可热的互联网公司投资氛围下,网易、搜狐等中国互联网元老级企业当时颇受纳斯达克欢迎。

丁磊是在2000年敲了纳斯达克的钟,然而15个月后网易涉嫌账务造假加上互联网泡沫的出现,股价一路下跌惨遭停牌,市值不足200万美元。若不是《大话西游2》和段永平的出现,丁磊可能早就把网易倒手卖掉了,而段永平正是一手创造了OPPO和vivo的那位投资人。去年两会期间,丁磊曾说自己会考虑回到A股。

2004年腾讯在香港联交所上市时,距离它成立刚刚过去六年。微软此时还没有关闭MSN全球业务,QQ作为腾讯的主营产品,和既有的MSN、ICQ盈利模式并不相同,尽管坐拥亿级用户,但是比起在纳斯达克很大可能被“缩水”估值,马化腾还是选择了靠近内地,上市政策相对宽和一点的港股。

虽然小马哥戏言,因为不想离老婆太远才选择港股上市,但对于早年的腾讯而言,A股过于严格的审核制度、对盈利标准的把控,加上证监会对互联网公司并不看好这些因素,确实影响了他做出最终的决定。另一方面,尽管上市政策有所不同,但是之后若想从港股回归A股,也并非太难的事。

2000年前后,港股对于很多企业来说是有一定吸引力的。经历过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后依然坚挺的香港股市,虽然和纳斯达克的注册制略有所不同,港证监会和联交所依然拥有审核权利,但是贸易港得天独厚的经济条件很容易吸引全球的投资者,尽管估值方面不能与纳斯达克相比,但是对于那些寻求全球化业务拓展的公司来说,尤其是体制转型的企业而言,是很能够提升竞争力的。

这其中的代表当属97回归后不久在港挂牌的中国移动(上市时为“中国电信”,股票代码941,2000年时更名为中国移动)。

1994年,中国首家中外合资投资银行中金公司成立了,时任董事长王岐山表示中金的使命就是推动国企改革,推动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而中金成立之后最重要的一个事项,就是帮助中国电信业进行重组并在境外上市。

两年后中金邀请到了刚刚帮助德国电信完成重组上市的高盛,一起操盘中国移动的上市项目,并找来了安达信对用户规模做了一次评估预测。

在这套方案中,为了避开整体剥离移动通信资产的难度,中金和高盛选择的是将广东、浙江这样收入大省的移动通信业务作为首批上市资产,用两个省近30%用户量的资产计划去吸引基石投资者,以李嘉诚、郭鹤年、郑裕彤为代表的香港大家族,加上中信和光大,很快就融到了10亿美金。

这次上市是当年五月开始筹备的,光是毕马威参与项目调查的就多达300人,而7月香港回归后随之而来的金融危机也确实让此次上市受到了部分影响。据说部分基石投资人信心动摇时,李嘉诚曾让李泽楷给相关领导捎过一句话,“谁退股,我全包”,可见其信心。

中国移动在香港联交所挂牌这一天,被称为“黑色星期四”,港股狂跌1200多点,国际炒家和特区政府几经交手,当时银行的隔夜拆息由6%瞬间涨至令人难以置信的300%,这种情况下中移动当日收报10.55港元,而最终此次上市融得了323.63亿港元。

而此次上市,不仅对于高盛是一个相当重要的案例,对中国传统电信业的改革也至关重要。上市后的中国移动,开启了马力十足的大前进步伐,还一度邀请到了特区“前财爷”梁锦松担任独立董事,很快成为了三大运营商中的收入王,而这也为日后中移动内部滋生的特大腐败案埋下了伏笔。

在中国移动之前,有青岛啤酒这样首个在港上市的内地企业,而之后还有2000年于香港联交所挂牌的首都机场、中石化、中石油等国企,到腾讯2004年上市前,一批国企的赴港挂牌在某种程度是后无来者的。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416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