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亚非法吸储430亿一审宣判,公司被罚10亿,实控人获刑18年
牛市来临,骗局曝光
公开信息显示,泛亚注册成立于2011年2月16日,注册资本1亿,法定代表人王清民,总经理郭枫,实际控制人单九良。泛亚曾自称是全球最大的稀有金属交易所、国内客户资产管理规模最大的现货交易所,拥有全球95%的铟库存。直至2015年底被立案时,至少有22万投资者参与,涉及资金超430亿元人民币。
四年间,泛亚通过一款名为“日金宝”的资金受托产品在全国各地大规模敛财,宣传该产品年化收益率13.68%(或日息万分之3至万分之3.75)、按日付息、资金随进随出,宣传页面显示“适合人群:风险偏好低,用于资产管理的时间有限,希望获得稳定收益的投资者。”
泛亚方面称,日金宝的原理是,产品委托方为有色金属货物的购买方,受托方则是日金宝投资者。投资者购买日金宝理财产品,实为替委托方垫付货款,由于有色金属市场价格具有波动性,而泛亚作为头部机构能够保证委托方低买高卖,以向投资者偿还本金并支付高昂的利息。
据《凤凰周刊》报道,泛亚的推广渠道铺设甚广,与诸多银行均签署了《联合市场推广协议》,许多投资者都曾反映,有泛亚人员入驻银行营业大厅,发放宣传材料,办理开户手续。
根据有关部门的调查,事实上,投资人的资金并未用于委托方购货,而是进入单九良等公司实际控制人的口袋,所谓的“供应链金融”背后实际上是一场借新还旧的庞氏骗局。
2016年2月,据昆明市人民政府通报,昆明泛亚有色于2012年4月擅自改变交易规则,推出“委托受托”业务,在未经相关部门审批的情况下,与多家关联公司,采取自买自卖手段,操控平台价格,制造交易火爆假象,向社会不特定人群吸收存款,形成由其实际控制的“资金池”,套取大量现金。
3月22日,据新华社报道,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经开庭审理查明,被告人单九良、杨国红在经营、管理昆明泛亚有色公司期间,利用职务之便,单独或者共同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的事实。
2014年下半年起,A股迎来大牛市,陆续有大量投资人将资金从泛亚取出投入股市,泛亚的资金压力逐渐增大。2015年4月,泛亚的资金链开始出现问题,甚至引发日金宝的兑付危机,直到12月立案,均有多批次、大规模的投资者在昆明、上海、北京等全国各地的泛亚分公司或总公司聚集维权。
2015年7月15日,泛亚有色交易所发布公告承认,泛亚有色金属交易所委托受托交易商近日出现了资金赎回困难,在委托受托业务合同期限内,部分受托资金出现了集中赎回情况,并在此后发布一系列解决方案与澄清公告,但截至年底立案,所有兑付方案均未实现。
2015年12月1日起,昆明等地公安机关对泛亚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犯罪立案侦查,并对该公司密切关联公司和授权服务机构依法开展调查;2016年6月,昆明市人民政府发布通报称,已基本查明涉嫌非法集资的犯罪事实,公安机关已依法对单九良等19名主要犯罪嫌疑人执行逮捕;2016年8月,昆明市公安局新闻发言人办公室称,单九良等20名主要犯罪嫌疑人已因涉嫌非法集资,移送昆明市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据新华社报道, 案发后,公安机关全力开展涉案资产追缴工作,依法查封、扣押、冻结涉案金属等财物,涉案财物的追缴工作仍在进行中。追缴到案的资产将移送执行机关,并继续追缴违法所得,按比例发还集资参与人。根据法律和司法解释规定,本案财产刑执行时,退赔集资参与人损失优先于罚金刑的执行。
值得注意的是,在2016年6月发布的通报中,昆明市政府称,昆明市公安机关还查控了包括7万余吨有色金属在内的一批涉案资产、资金。对此,无锡中钯金属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浦晓民曾指出,泛亚通过恶意收储铟等稀有金属,导致国内新增产能暴增,特别是铟,产业链已经全线崩塌。
无锡市不锈钢电子交易中心董事长郁晓春也曾表示,由于泛亚收储后已经形成3600吨的铟库存,即便国内所有铟厂家全线停产,也需要国内消化十余年。截至2015年8月,全国所有铟厂家已经接近全线停产,行业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顿期。
宋鸿兵、茅于轼、郎咸平都曾站台
公开信息显示,泛亚事件拖垮的不仅是稀有金属金属行业,还有包括宋鸿兵、茅于轼、郎咸平等在内多位经济学家的声誉。
知名经济学书籍《货币战争》作者宋鸿兵曾于2014年10月受邀出席由泛亚与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联合主办的全国巡回投资报告会,并将泛亚定性为和“宝宝类”理财相提并论的互联网产品:“我看到泛亚的模式基本上跟‘宝宝’的思路类似,只不过它不是用债券做质押,而是用稀有金属做质押。泛亚这个模式我认为也可以叫互联网金融,因为它就是在电子平台上来服务的模式。”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465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