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沃派博客 每天不定时发布IT文章相关资讯
当前位置:沃派博客-沃派网 > IT文章 > 正文

花旗银行放弃发币,6 千亿跨境支付「蛋糕」难啃

03-29 IT文章

花旗银行放弃发币,6 千亿跨境支付「蛋糕」难啃

假如 Citicoin 成功发行,改造支付清算领域,将是花旗银行弯道超车的一把利器。

花旗银行放弃发币,6 千亿跨境支付「蛋糕」难啃

文 | 昕楠、Dave

来源 | Odaily星球日报(ID:o-daily)

图片来源 | 东方IC

花旗银行(股票代码:C)最终还是放弃酝酿了 4 年的发币计划。

一个多月前,摩根大通集团迅速入场区块链,携近 200 家银行的联盟生态推出 JPMcoin 稳定币计划,其目的是将 JPMcoin 作为其联盟里的一种清算工具,以简化跨境支付清算流程。

摩根大通的迅速入场打得所有同行都措手不及,包括花旗银行。区块链界内对于这个美国最大商业银行的入场掀起了热烈讨论,人们认为,这或将掀起银行的发币潮。

然而,花旗银行反其道而行之。3 月 15 日,消息传出,花旗银行放弃了推出代号为 Citicoin 的加密货币计划。

人们推测,花旗银行是不是也放弃了尝试用数字货币改造支付清算系统的计划。

“要彻底改变一个使用区块链技术的跨境支付网络,就必须让全球所有银行都参与进来。”近日,花旗创新实验室负责人 Gulru Atak 解释了花旗这一举动背后的原因。

但花旗没有放弃区块链的探索,Gulru Atak 称,会在贸易金融等领域继续尝试。

3 月底,花旗银行偷偷在领英上发布了 “MI & Blockchain | DLT Product Manager-VP” 职位的招聘需求,职务内容要求在区块链、分布式技术、数字资产等领域工作。

花旗银行放弃发币,6 千亿跨境支付「蛋糕」难啃

花旗银行,美国纽约

花旗银行,Citybank,这座成立已愈两百年的金融集团,试水区块链这项诞生不过 10 年的创新技术,其中意味,复杂而难以言喻。

强手如林,花旗银行究竟该如何重上区块链征途?

花旗银行放弃发币,6 千亿跨境支付「蛋糕」难啃

蛰伏 4 年而又夭折的 Citicoin

从计划推出,到最后夭折,Citicoin 度过了落寞至极的四年时光,无人知晓。

早在 2015 年,花旗就曾宣布推出 Citicoin 计划,由位于都柏林的花旗创新实验室负责实验 。

时任花旗集团创新实验室的负责人肯·摩尔(Ken Moor)说,过去几年中,花旗一直在观察区块链技术,并且已在实验室里创建了“一个相当于比特币”的技术项目。

“花旗 Citicoin 正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私人股票交易中。”2017 年,时任花旗集团首席执行官迈克尔·科巴特个人再次为 Citicoin 摇旗呐喊,依然没有水花。

事实上,花旗集团整个区块链征途进行得低调而隐蔽。但另一边,他的老对手摩根大通的 JPMCoin 正如火如荼进行。

今年 2 月 14 日,摩根大通宣布推出自己的加密货币 JPMCoin,希望通过加密货币来简化全球支付流程,让很多传统金融机构和区块链界措手不及,因为就在 2017 年,摩根大通首席执行官 Jamie Dimon 还公开斥责比特币是欺诈,比“郁金香泡沫”还要糟糕。

“这是美国主要银行开发的首款虚拟货币。”有分析称,像摩根集团这样的知名金融寡头的入场不仅改变传统金融机构的格局,还将带来区块链的繁荣复兴。

当天,摩根大通区块链负责人 Umar Farooq 说,现在已经有 170 家银行决定跟摩根大通合作。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数字社会与区块链实验室主任蔡维德在接受巴比特采访时说:“这代表一个区块链金融帝国即将出现。”

“如果今天摩根大通不做区块链系统,明天花旗银行有了这套系统的话,大家就都跟着花旗走了。”蔡维德说。

花旗银行不跟着摩根大通走,默默放弃了 Citicoin 项目。

“要不是你们问起,我都不知道花旗在做 Citicoin 。”一业内人士表示。

对比起摩根大通在推出 JPMcoin 时铺天盖地的媒体报道、宣传来说,花旗银行放弃 Citicoin 的报道者寥寥。

事实上,摩根大通和花旗银行都是成立近百年的金融巨鳄,花旗银行成立于 1812 年,比成立于 1838 年的摩根大通还要早 26 年,如今在区块链金融上的结局相差悬殊,这或许和花旗的错过和保守有关。

花旗银行放弃发币,6 千亿跨境支付「蛋糕」难啃

摩根大通

花旗银行放弃发币,6 千亿跨境支付「蛋糕」难啃

掉队的巨头

花旗银行历史要追溯至 1812 年,原名为万国宝通银行。花旗银行是在中国开办业务的第一家美国银行,“花旗”二字的来源也颇为奇幻。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481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