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钟楼怪人》到《爱在日落黄昏时》,巴黎圣母院承载多少电影IP?
文 | 娱乐独角兽,作者 | 棉花
突如其来的一场大火,从傍晚燃烧到凌晨,令法国巴黎圣母院建筑损毁严重:800多岁哥特式中轴塔坍塌、玫瑰花窗损毁。
虽然石制穹顶结构幸于隔离了起火坍塌的木制屋顶、卡西莫多的塔楼未受到殃及,但巴黎圣母院作为全人类文化艺术的瑰宝,仍遭遇巨大损失,引发了世界范围内人们的自发纪念。
但或许很多古建筑其实比我们想象中的更加坚强,会随着时代的迭代而更新。巴黎圣母院自1163年开始建造、1345基本建成,到现如今八百年来就曾遭遇许多天灾人祸:1789年法国大革命期间被打砸、大面积改造;1793年险些因宗教问题拆毁;1871年遭遇意外大火;一战二战期间饱手战火的洗礼。
在悲痛之余,许多人将目光放在了有巴黎圣母院出镜的众多影视作品上。在此刻,或许我们也只有在昔日的影像中,方可一睹其真迹。
《巴黎圣母院》多次改编,人类文明奇迹的影视IP效应
位于法国巴黎市中心西堤岛的巴黎圣母院(Notre-Dame de Paris),与埃菲尔铁塔、卢浮宫、凯旋门,同列为巴黎四大代表建筑。它是天主教巴黎总教区的主教座堂,曾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为世界文化遗产,也是法国文学乃至文化和精神的地标。
巴黎圣母院的历史和艺术价值,无与伦比。而大多数国人,虽未曾到访巴黎,却总会对法国文豪维克多·雨果的同名小说《巴黎圣母院》及相关影视作品中这一“石头的交响乐”,记忆犹新。雨果在小说中,对巴黎圣母院着墨良多,“在这远离尘世,接近天堂的钟楼塔顶,是属于卡西莫多的崇高而圣洁的世界,也是孤独而绝望的世界”。
在这个发生在15世纪法国的故事中,巴黎圣母院副主教克罗德道貌岸然,追求美貌而热情的吉ト赛女郎埃斯梅拉达,女郎因上尉菲比斯遇袭一案判处绞刑。临刑前,面目丑陋却心地善良的敲钟人卡西莫多,将这位美丽的姑娘救走,并将她藏到巴黎圣母院内。
卡西莫丑陋外表下那颗赤诚的心,不仅打动了埃斯梅拉达,也令故事外的读者为之落泪。这个故事曾被多次改编搬上荧幕,众多版本中,1956年由让·德拉努瓦执导的法国版和1982年由迈克尔塔克纳执导的美国版影片,传播最广。
此外,1996年华特迪士尼还曾从《巴黎圣母院》中汲取灵感,以丑陋心地善良的加西莫多为主人公,在原著故事的基础上大幅改编,制作了动画长片《钟楼怪人》。影片中,加西莫多在爱情的力量下,以智慧、勇气和正义向邪恶的孚罗洛抗争,最终得到了圆满的结局。原本并不轻松的题材,焕然一新,本片还曾提名当年奥斯卡金像奖的最佳原创配乐奖。
除了在《巴黎圣母院》系列中作为故事背景出镜,巴黎圣母院作为法国地标,也是许多电影镜头中代表法式风情的珍珠。海明威曾经在《流动的盛宴》中说,“如果你年轻时有幸停留巴黎,那么你的余生无论去往哪里,巴黎永远会与你同在,因为它是一席流动的盛宴。”在某种程度上,巴黎圣母院正是法式浪漫的象征。
今天因“你相信巴黎圣母院有一天会消失吗?”的预言被大肆刷屏的电影截图,出自理查德·林克莱特“爱在三部曲”中的《爱在日落黄昏时》。片中,分手九年的杰西和席琳再次相遇。在日落前仅剩的一下午相处时间中,两人漫步街区,在赛纳河上泛舟畅谈。当两人凝望巴黎圣母院时,杰西给席琳讲述了“德军士兵不舍得炸巴黎圣母院”的浪漫故事,言语间尽是对人生、爱情和梦想的思考与犹疑。
《午夜巴黎》则是对法式美感和风情展现得颇为淋漓尽致的一部影片。文学青年吉尔在巴黎假期中,流连于美景,幻想着昔日盛景,于是在午夜时分,穿越回到了巴黎的黄金时代。他与海明威聊,和菲茨杰拉德痛饮,甚至与毕加索的情人阿德里安娜暗生情愫。导演伍迪艾伦如此评价巴黎,“是宇宙中最性感的存在”,浪漫而怀旧的镜头下,巴黎的韵味一览无余。而片中吉尔与罗丹博物馆导游聊天的场景,就发生在圣母院后面的让23世广场。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523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