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沃派博客 每天不定时发布IT文章相关资讯
当前位置:沃派博客-沃派网 > IT文章 > 正文

专访李国庆:亚马逊“撤退”15年前已注定 不值得国内电商庆幸

04-26 IT文章

专访李国庆:亚马逊“撤退”15年前已注定不值得国内电商庆幸

亚马逊关闭中国本地电商业务的消息,令电商行业不少从业者唏嘘不已。

4月18日,亚马逊中国关于7月18日停止为第三方卖家提供卖家服务消息,仿佛吹响了撤退的号角。

如今,距离亚马逊进入中国刚好15个年头。2004年8月19日,已经是电商巨头的亚马逊宣布收购卓越网,正式开始布局中国业务。

但在此后数年间,亚马逊电商业务面临水土不服以及中国本土电商的挤压,持续走在收缩的道路上,市场份额也从15.4%跌至不到1%。

当当网创始人李国庆就此接受了新京报记者专访,他认为亚马逊在中国的失利与水土不服、不重视中国市场,中国区负责人毫无权力有很大关系。

谈亚马逊进入中国

李国庆:我们把“狼”招来了

新京报:2004年8月亚马逊宣布进入中国,当时的电商的环境是怎么样的?当当有没有觉得是“狼来了”?

李国庆:2004年亚马逊选择进入中国时,当当可以说是国内最大的电商企业,位于行业第二的是雷军、陈年创办的卓越网,彼时,卓越网供应商的款都已经快停了付不起了,工资都出现困难了,给联想和雷军急得够呛。可以说是我们把“狼”招来了。

新京报:2004年亚马逊进入中国之前试图收购当当,那时为什么没卖?

李国庆:当当与亚马逊的交集最早源于2003年,那年8 月《经济学人》的封面就是做的当当,还将“中国亚马逊”的头衔给了当当网。当时亚马逊公司董事、华尔街著名投资人李璐(音译)将这本杂志放在了贝佐斯的办公桌上,没过多久亚马逊的团队就飞到北京跟我们联系。

2014年上半年,我们还陪着这些人一起参观了卓越网,雷军、陈年他们还铺红地毯迎接。此后,贝佐斯团队欲1.5亿美元收购当当,但要当当卖掉70%的股份,亚马逊团队说了算,我们拒绝了。后来亚马逊团队不断加码,甚至准备两三亿美元收购当当,但最后我们拒绝了。亚马逊转购卓越网。

当当拒绝了亚马逊的收购后,甚至有中间人还传话说,如果我们两口子不卖(当当),不仅生意丢了,生活还很惨。

那么,我们为什么没有卖?因为我有十足的信心:首先,当当卖的是中文图书。如果是英文图书,我就缴械投降了;其次,中国市场足够大;第三,对中国读者的洞察力,贝佐斯肯定比我差。

新京报:当当曾经被冠以“中国的亚马逊”,亚马逊进入中国之初当当如何迎战?

李国庆:我们跟亚马逊打了五年,最重要的就是靠中文图书赢了。2004年开始跟我们认真打了五年。2009年我们上市,亚马逊已经认了,在图书上干不过当当,2013年左右,亚马逊总部专门讨论是否放弃中国图书业务。但贝佐斯没有放弃,相反要加大投入继续跟我们战斗。到了2013年,亚马逊图书业务完全败给了当当。

实际上,在2007年的时候,贝佐斯到亚马逊中国开会,当时参会的亚马逊中国团队不少人跟我说,贝佐斯说竞争不激怒对手,但当当把他激怒了,亚马逊要坚决地战斗,要把当当打下去。实际上,在当当盈利的2010年已经见分晓了,亚马逊在图书等市场烧了很多钱也没占多少市场。

新京报:贝佐斯被激怒是哪一年?

李国庆:是2007年,亚马逊入华三年仍无起色,贝佐斯宣布要在中国继续投资,将算法推荐商品技术带到中国,还要建新的数据中心,这些都是中国竞争对手当时没有的新技术。

专访李国庆:亚马逊“撤退”15年前已注定不值得国内电商庆幸

亚马逊本地电商为何在中国失败?

李国庆:本地团队无实权15年前就注定失败

新京报:在你看来,亚马逊为何会失败?

李国庆:早在2004年亚马逊进入中国时我就说过,亚马逊注定会水土不服。首先,他们得找一批会说英语的管理团队,他们甚至挖角当当,会讲英语的几个中层都不是业务骨干;第二,亚马逊并不重视中国市场,总部排名小七小八的副总管中国这点业务,因为中国区电商的销售额占亚马逊总销售额不足2%;第三,中国区总经理可以说毫无权力。

亚马逊中国总裁王汉华离职一年以后,我说你真够惨的,你叫什么CEO?人事招聘向美国报告,财务更向美国报告,技术向美国的技术报告,就等于没什么权力,所谓双线报告制度其决策效率很低。你看当时跟淘宝打市场的ebay易趣不也吃这亏了吗?一个开发需求促销的项目,这在当当20天上线了,在他们家要论证九个月。

新京报:亚马逊有无挖角当当?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549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