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沃派博客 每天不定时发布IT文章相关资讯
当前位置:沃派博客-沃派网 > IT文章 > 正文

周鸿祎,你还出自传吗?

04-27 IT文章

老周:

纽交所4年,私有化3年,回A股1年,从北京到纽约,再从纽约回北京,往返20000多公里,来来回回折腾,即使现在360从4000多亿跌倒1600多亿市值,20多位高管离职,你也没想到第一个打定主意离开的居然是最最亲密的战友齐向东吧!

此等局面,即使斗士如你,也只能感叹,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由他去吧!

2015年,记者在询问齐向东关于360回归A股时,齐向东回答:“请尽情帮我们畅想吧”。

谁能想到那时候,你们就要分了呢?至于这个回归的代价是否过于沉重,只有等你再出自传才能知道了。也许那时候领导退休了,你可以多说几句。

你曾经是出书最勤的互联网大佬,现在已经出了4本书。2014年,你出了第一本《我的互联网方法论》。2016年,出了《智能主义》;2017年,又出了第三本书——《颠覆者》;2018年,出了《极致产品》。

第三本《颠覆者》是自传,不过故事虎头蛇尾。你把年少时的顽皮,青年时的反叛,创业后的不甘和对抗都写进去了,就是没写吃瓜群众最关心的几个人——被你亲手送进监狱的刘韧,被逐出“师门”的傅盛和从手里溜走的王小川,还有一直对标的雷军。

第四本书不是自传,太可惜了!听人说,你要等到公司做大了,经验教训多了,再写出来分享。现在360是缩水的厉害,估计你想出自传是比较困难了。

《颠覆者》是2008年的免费杀毒故事;2010年,3Q大战是你的高光时刻,凭借工具方法论,几乎就完成了对腾讯的包围圈和猎杀,可惜功亏一篑;2011年,你带领360在纽交所敲钟,市值39亿美元,而彼时,老对手雷军的小米不过3亿美元。

可惜,之后的360缺乏建树,你在犹犹豫豫、反反复复中,既没颠覆别人,也没有颠覆自己,反而成了被甩下的落后者。在看股东交流大会公告的时候,上面说360在工信部发布的《2018年中国互联网企业100强》中排第九,我丝毫不怀疑360能进前十,甚至更靠前,但是在这个榜上,搜狐排第七,你觉得有意思吗?

2014年8月,你出版《我的互联网方法论》不到一年,2015年1月,小米的估值就超过了450亿美元,而360跌回了75亿。之后,书越写越多,公司却掉队得厉害。

2017年,你又出了《颠覆者》。你说,如果我老了,堕落了,就让年轻人来打倒我。年轻人轻而易举的绕过了你,根本就不跟你打。你看,现在没有人会再说,张一鸣就是另一个你了。

老兵不死,他们只是凋零,更何况忠义堂上没有几个兄弟了。你要保重,锻炼身体,跑步就行,不需要爬树。

齐向东分家的事情出来之后,你专门开了记者发布会叫“老周和朋友们”,把记者叫到一起开了个会,和颜悦色地解释了一下,毕竟快开股东大会了,不能总刺激股东,他们也挺惨的。

记者应该有记性,不敢拿你的钱。大家都感慨,你的脾气变好了,待人接物温和了,不是那个人民想念的周鸿祎了,可人民对你又有多少了解呢?

当然你还是有底线,绝对不当贾跃亭。360回归A股不是来圈钱的,而是来解决身份的敏感性的。毕竟是要做大安全的概念,政府是必须争取的大客户,一个美国上市公司来做就非常尴尬了,所以必须私有化回归A股。

这个道理说得通,但没办法求证。不过我也不同意外边的说法,你不是被私有化耽误了。

2014年的时候,你就很摇摆不定了。当雷军刚刚开始做手机,你就说你看到了。你说你唯一一个看懂看好雷军的人,你们两个人的方法论都挺相像,用户至上,快速迭代等等。你们都将自己视为一流的产品经理。

不同的是雷军属于守正出奇,虽然犹犹豫豫,瞻前顾后,但是谋定而后动,拖到最后一秒,就敢一条道走到黑。

你正好是雷军的反面。脑子灵,敢下注,能拼杀,可惜只能出奇,不能守正,赌徒性格。于是,你也开始去做特供机,可惜没做好,然后就放弃了,然而不久之后,又杀了一个回马枪。之后,你又后悔了,说什么“千万不要做手机,真的很难,我被耍得像猴一样”。

其实2014年以后,你就不就是一直在焦虑,在反思吗?

在过去的一到两年时间里,我在想,也许我太贪心了。其实,一方面我不像外界说的那么贪婪,但另一方面,跟一个创业公司比,我还是试图去做了太多的事情。这就导致我们很多事情,压强原则不够。我老是克制不住这种做新产品的冲动,今年还是希望通过去年年底4亿美元投资酷派,能够再次抓住当初失去的机会。


有人说老齐和你的分家跟酷派有关,跟你求证一下,他想拿10亿收购天融信,但是你要投酷派,然后老齐就要solo了?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551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