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2019年Q1财报解读:亏损收窄后,新业务现多重挑战 | 风眼观察
这是《风眼》栏目的第223 篇原创报道
王兴:“有限游戏在边界内玩,无限游戏却是在和边界,也就是和规则玩,探索改变边界本身。”
出品《风眼》深度报道组 凤凰网科技 凤凰新闻客户端
作者 孙洪 编辑 于浩
微信编辑 杨倩
上市后的美团仍然坚持着“既往不恋,纵情向前”的传统,不断地在业务层面试错,调整,再试错。
5月23日,美团点评公布了截止2019年3月31日未经审计的财报数据。本季度财报数据透漏出两大关键点,一是公司的整体亏损在收窄,二是新业务增长速度并不尽如人意。
从财报中可以看到,餐饮外卖仍然是美团收入的核心,到店酒旅增幅最为缓慢但毛利率最高,而新业务则是美团现阶段加大力度探索的部分。只不过,新业务在收入层面虽然有所增长,但其也为公司带来了投入压力。
尤其是,美团在财报中披露其新业务方面将关掉低线城市的小象生鲜业务,专注北京市场,并同时试水社区小型超市。此外,网约车和摩拜每个月也在分别为美团带来一定的补贴投入和巨额折旧损失。
可以看出,美团在整体业务上仍然倚重外卖,新业务尚在不断调整试错阶段,能够成为盈利点暂时还看不到明确时间表。与此同时,美团在多个市场还要面临严峻的市场竞争,
多业务同步增长,但外卖占比仍最高
23日,港股市场多家企业翻绿,大盘走势呈现下滑态势。其中,美团点评的股价从开盘起最高61港元,随后一路震荡下滑,最终报收58.15港元,跌幅达5.75%,市值约为3339亿港元,超过京东。
伴随着一天的动荡,港股收盘后,美团发布了其截止2019年3月31日未经审计财报。财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总收入为192亿元人民币,相比2018年同期的113亿元同比增长70.1%。
(凤凰网科技根据美团披露数据整理)
根据美团此前披露的各个季度的财报可以看到,美团在收入上同比换环比都出现增速放缓趋势。需要注意的是,本季度比2018年第四季度的198亿收入,则环比减少了3.2%。而同比增速则呈现下滑趋势。造成收入增速放缓的原因,与其各项业务增速有直接关系,而环比降低则是与第一季度的季节性因素有一定关系,行业竞争也是不可忽略的因素。
同时,2019年第一季度经营亏损13亿元,同比增长24%;经调整EBITDA为4.589亿元,转为正值。这一点对美团来说则具有一定里程碑意义,尤其体现在经调整亏损净额占收入的百分比,本季度为负5.4%,截止2018年3月31日止三个月为负8.7%,截止2018年12月31日止三个月为负9.4%。经调整亏损净额10.39亿元,环比2018年第四季度的13亿元亏损则有所收窄。经调整亏损净额为10.3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
具体看各项业务的数据情况,餐饮外卖的收入为107亿元,到店酒旅收入为44.9亿元,新业务及其他收入为39.8亿元。这一数据在去年同期分别为70.6亿元、31.4亿元、10.8亿元。其中,餐饮外卖的同比增幅达到51.7%。
可以看出,美团的多项业务同比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但外卖仍然是美团收入的核心。本季度美团的增长,得益于三大业务都有一定增长,而外卖主体的拉动作用力最大。同时,经调整后亏损净额收窄,与其核心业务的利润率改善有直接关系。
具体来看,第一季度餐饮外卖业务的交易金额为756亿元,相比2018年同期的545亿元增长38.6%;餐饮外卖订单量达到17亿笔,相比2018年同期的12亿笔增加35.8%;餐饮外卖变现率由12.9%同比上升至14.2%。
到店酒旅业务的交易金额为464亿元,相比2018年同期的403亿元增长15.1%;新业务及其他分部的交易金额达到164亿元,相比2018年同期的134亿元增长22.4%。
综上所述,美团无论是在三大业务的收入方面,还是交易金额方面,虽然同比都在增长,但餐饮外卖的增速始终是最大的一部分,明显高于酒旅及新业务。如此一来,美团又显示出对餐饮外卖的依赖。
这样的偏重和依赖对美团来说并不乐观。一方面,反映出的是其餐饮外卖以外业务的增长情势不够好;另一方面,外卖市场的竞争压力对美团无疑会形成牵一发动全身的影响力。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61027.html
- 上一篇:为换掉华为设备 美议员竟提议这样做
- 下一篇:倒逼科技自立 华为向死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