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沃派博客 每天不定时发布IT文章相关资讯
当前位置:沃派博客-沃派网 > IT文章 > 正文

互联网“铁王座”争夺史

05-31 IT文章

互联网“铁王座”争夺史

钛媒体注:本文来源于微信公众号燃财经(ID:rancaijing),作者:黎明,编辑:魏佳,钛媒体经授权发布。

长期被唱衰的百度,终于到了正式告别BAT的关键时刻。

过去30天,受业绩下滑和高管离职等因素影响,百度的股价跌去30%,市值蒸发200亿美金。美团趁势赶上,市值一举超越百度,正式取代百度在BAT的位置。

吃瓜群众再一次搬出了小板凳,扳着手指头盘算,美团在百度的位置上到底能坐多久。上一次,如此接近百度的公司还是京东,但那已是两年前。

BAT这个名称的确切出处,已经很难考证。2011年,百度市值达到460亿美金,成为当时国内市值最高的互联网公司。与此同时,腾讯和阿里也已奠定各自的江湖地位,巨头雏形初显。大约在那个时候,BAT的说法流传开来。

这个称呼,代表着互联网江湖的霸主地位,犹如热播美剧《权力的游戏》中的“铁王座”。

铁王座代表着权力、欲望、功利、垄断,以及先发优势、行业壁垒、资本打压……为了保持地位,巨头们开疆拓土,构筑起创业公司无法逾越的高墙。

在这场权力的游戏里,对互联网界铁王座的争夺,从来就没有停止。小米、360、京东、美团、今日头条、滴滴……这些公司迅速崛起,并向BAT发起挑战。于是,TABLE、TMD等名称出现,它们代表下一代“新王”。

这段历史如同战争年代的勇士决斗一样精彩,它关于理想和秩序,垄断和挑战,追随和反抗。那些互联网公司收割了时代浪潮中的红利,它们的创始人则加冕称王,成为人们眼中的商界英雄。

然而,常胜将军并不好当。当北境的风雪裹挟着漫漫长夜来临,那些没做好过冬准备的“旧王”,不得不从铁王座的位置退场。

过去人们总是满怀好奇,下一个登上铁王座取代百度的公司,究竟会是谁。现实是,中国互联网在见证了BAT、TABLE、TMD的崛起之后,正式进入“两超多强”的时代。

历史还在不停推演,一个亘久不变的真理是:旧的秩序会瓦解,新的巨头会再次发起挑战。《权力的游戏》已经完结,但商业世界里的竞争远未停止。

三分天下

“搜狐可以说是中国互联网除了BAT之外的第四股力量,要重新崛起。”

张朝阳又开始画大饼了:这一次,他没有再提当年勇,却扯上了BAT。

在2018年的冬天来临之前,张朝阳召集公司员工开了一次WORLD大会,会上他重点提到了两个关键词。一个是AI,他说AI很重要而且搜狐每天都在做。第二个是BAT,他说自己归来仍是少年,搜狐要成为BAT第四。当他说这番话的时候,成立不满三年的创业公司趣头条,刚在美国上市不久,市值是搜狐的两倍。

张朝阳憋着一口气,不想服输。他想着在55岁来临之前,再拼一把,敲打敲打BAT三巨头。

遥想当年,搜狐可是中国互联网门户时代的扛把子。张朝阳作为创始人,“网络三剑客”的光环加身,一时风光无两。

那是2000年,搜狐、网易、新浪三大门户纷纷赴美上市,以拓荒者的形象站在互联网顶峰傲视群雄。当时还没有BAT一说,淘宝还没有问世,QQ还只是在学生中流行,三大门户却是全网民最爱,风靡互联网界。

门户度过了舒服的几年。但好景不长,从2005年开始,它们在互联网界的霸主地位开始受到挑战。

2004年,腾讯在香港上市,并从2005年开始在市值上超过三大门户。2005年,百度在纳斯达克上市,当日收盘价较发行价暴涨353.85%,瞬间诞生了近百位百万富翁。同样是在这一年,淘宝网先后超越了eBay易趣、日本雅虎、沃尔玛,成为亚洲最大的网络购物平台。就像坐上了喷气式火车,百度、阿里、腾讯迅速崛起。

2008年之前,三大门户虽然四处受敌,但在体量上依然是互联网的主流。

移动互联网让BAT彻底腾飞。2009年,中国颁发首张3G牌照,宣告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百度、阿里、腾讯抓住这一波浪潮迅速崛起,分别把持了搜索、电商、社交三大入口,牢牢占据了先发优势。而三大门户船大难调头,从此被远远甩在身后。

互联网“铁王座”争夺史

BAT历年收入(亿元) 制图 / 燃财经

2011年3月,百度市值达到460亿美元,摘下中国互联网第一头衔。从这个时候开始,BAT三巨头的说法开始流传开来。中国互联网由BAT三分天下的格局,就此形成。

周鸿祎曾如此总结张朝阳的掉队:“他是一个好人,但好人一般打不过坏人。”

2009年开始,搜狐高管大量出走,昔日荣光一去不复返,彻底跌落铁王座。张朝阳一度患上抑郁症,数次闭关又回归,但未能扭转颓势。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624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