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沃派博客 每天不定时发布IT文章相关资讯
当前位置:沃派博客-沃派网 > IT文章 > 正文

把不化妆的权利,还给女性

06-02 IT文章

把不化妆的权利,还给女性

把不化妆的权利,还给女性

世界高速运转,她们正投身其中。生于1989~2001的某一年,她们以一种“新”的方式塑造自己的事业和生活。在被彻底地社会化之前,她们用仍留存着少年感的方式,在社会偏见、营销糖衣炮弹和自身困境中劈出了条自己的路子,重塑着社会对女性的认识。            

当去年10月,虎嗅首席评论员伯通在追溯中国女性问题根源时发出“谁给她出的题那么难?”一问后,我们曾陆续看到了女足队员王霜、身处漩涡的弦子麦烧、歌手曾轶可等新女性的故事。2019,新女性的故事继续,女权在键盘,她们活生生。


而除去关注样本人物之外,我们也试图探讨围绕在当代女性周围,让她们烦恼、抗争、觉醒的话题。今天我们要探讨的是女性被美貌的概念绑架、被父权凝视后,展开的一场自救。


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作者 | 常芳菲

编辑 | 曾欢

50年前,女性们艰难地把束身衣(Corset)从自己身上剥下来。

此前长达百年,这种束身衣都被当作女性的“第二副骨架”——它的主要作用是把女性的胸部托起,同时,拉住束带,把女性的腰腹缩小。

当时,胸部和腰围的大小,是评判女性魅力乃至阶层的唯一标准。女性不得不承受这种审美对身体和精神造成的双重压力。

即便是相对宽松的束身衣也会对女性身体造成约15公斤(155牛顿)的压力,而最紧的束身衣产生的压力接近30公斤(300牛顿),可将腰围缩小到40厘米。在这种挤压下,昏厥是常有的事。《加勒比海盗》第一部中,女主角伊丽莎白甚至因为束身衣太紧导致昏厥,掉入海里。

把不化妆的权利,还给女性

图片来自豆瓣 

而在男性眼中,这绝对算不上什么困扰。女性昏厥会显得弱小,激发男性的保护欲。作为施力的一方,男性享受自己创造的审美和它带来的一切副作用。

旧时代结束,女性却没有如愿告别枷锁。

50年后,粉底、遮瑕膏、眉笔、口红幻化成了一件件隐形束身衣,层层叠套在女性身上。而它的压迫力无远弗届。

素颜、戴框架眼镜出门就等同于没有礼貌,缺乏常识。整个日韩社会已经完全认同了这个准则。而这种美丽“暴政”背后的逻辑是——女性必须白皙、苗条,以自律的姿态出现人前。反之,就是失礼。

根据市场咨询公司Mintel的数据显示,2017年,韩国美妆行业总产值超过130亿美元。韩国以5200万人口,排名全球第27位,却逆袭成为全球十大美妆市场之一。

除去投入真金白银,韩国女性每天还要牺牲睡眠,早起1小时~2小时,完成长达12个步骤的全妆。

想要以身试法,绝不会有什么好下场。2018年冬天,韩国一位女性在Yogerpresso上班的第一天就被开除,仅仅因为她素颜,且梳了短发。

对完美外表的追求,已经成为韩国所有女性的困境,连儿童也不能幸免。根据韩国美妆网站11街的数据显示,2018年儿童无毒成分的化妆品销量较2017年上涨了340%。

而凡此种种实际上是女性集体为一种渗入血液的警惕感买单:我的外表够完美、够精致吗?

念及于此,她们感到这一切必须要改变。

脱掉“束身衣”

试着想象这样一幕,你正埋首工作,为完成月底的KPI而头疼。一旁你的男性同事却好整以暇,当面评价起你的长相:

“那个眼睛圆圆的(女生)很漂亮。”

“鼻子有点可惜,鼻子要是再高一点的话......”

但显然男上司对你的相貌很满意。

“你任谁看都是个Idol的的样子。”上下打量了你一遍后说,“是44(公斤)吧!44!”

听到这些评价,韩国的职业女性不要说直接抗议,连瞪回去也不敢。崔宝英听完,只是木然地拿起修容刷,开始往鼻子上打阴影,好让它显得更挺拔。被人夸纤瘦,更深层的意思是——你要保持身材,不能再长肉了。所以,差一点就要打开的零食,又充满“自觉性”地回到了抽屉里。

这是韩剧《有点敏感也没关系》第二季里的故事,也是长期活在男性360度凝视下的韩国女性日常。

她们深知——不论是在劳动力市场抑或是婚恋市场,衡量女性价值的标准,不是工作能力、教育水平、内在性格,而是颜值。

韩国经济学家Soohyung Lee和Keunkwan Ryu在研究论文中得出了如下结论——女性外表对薪资水平、配偶收入有决定性的影响:

颜值最高的女性的薪金收入要比颜值中等的女性高11.1%,颜值最高的女性其配偶的收入水平要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2.7%。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626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