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一鸣1000亿的目标让抖音发抖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节点财经,作者 | Walter
2018年抖音公布的《2018抖音大数据报告》显示,抖音国内的DAU(日活跃用户)突破2.5亿,MAU(月活跃用户)超过5亿。
在一个拿流量讲故事的时代,抖音的商业化之路已经送到脚下。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频频出现的问题,“天价烤虾”、“现金贷广告”,让人们对抖音的商业化之路捏一把汗。
出道即巅峰
Web2.0时代,内容参与者的重心从互联网公司变成了互联网用户。公司朝着平台化发展,用户成了平台上的“打工者”。
最明显的收效是信息的爆炸式增长。如今,Web2.0时代已经发展了十余年,微信公众号、微博、今日头条等自媒体平台,快手、抖音等短视频平台,虎牙、斗鱼、映客等直播平台,都是这十年间结出的果子。
视频内容越来越短,是一种趋势。最初的视频形式以专业化的内容为主,动画、剧集、电影都比较长。随着UGC视频平台的出现,一批10-20分钟的内容开始侵占公众视野,甚至一些基于原内容创作的作品比原作还要受欢迎,“同人开始挤压官方”。如今,移动互联网进一步下沉,生产方式更加简单的短视频开始被更多人接受,以抖音和快手两家为代表的短视频平台,迅速收割下沉市场的流量。
据广电总局公布的2018年数据显示,短视频已经是网络视听类应用中使用率最高的类型。
2016年9月,抖音上线。
那时候,字节跳动旗下除了今日头条APP以外,还有内涵段子这样的明星产品,以及火山小视频、头条视频(西瓜视频的前身)、头条问答(悟空问答的前身)、Faceu激萌等产品。
抖音上线之后,迅速证明了这个产品的成功。
其获客思路完美符合了《上瘾》一书中所提到的“上瘾模型(Hook Model)”,即:“触发-行动-多变的酬赏-投入-下一次触发”。
而且抖音让每一个步骤都变得异常简单。
对于观众来说,行动是向上划一下拇指,投入则是双击,多变的酬赏来自于推荐算法的精准推荐,刷到的都是自己喜欢的类型,从而刺激观众不断的去滑动手指,实现一轮又一轮的触发循环,甚至拍摄自己的短视频。
对于视频创作者,一开始,大部分也是从观众转化而来的,酬赏来自于大量的机器人点赞和评论,以及说不准哪天就可能成为爆款视频的潜在心理;投入拍摄也更加简单,拍摄者最初只需要模仿现成的视频,特效和音效等功能全部嵌套在抖音之中,添加起来更加简单。内容制作门槛降低,刺激了用户的下一轮投入。
抖音的成瘾性也成为了人们一直以来诟病的一点,为此抖音还不得不上线防沉迷功能。
2017年,字节跳动开始将资源投入到抖音短视频APP,押宝短视频。
同年,字节跳动将全球化作为核心战略之一,抖音出海。11月,今日头条10亿美元收购北美音乐短视频社交平台Muscial.ly,与抖音合并。
如今,Muscial.ly连同抖音海外版Tik Tok开始席卷全球超过150个国家和地区。地区不同,成瘾的逻辑却是互通的。
往往一个成长飞快的产品,总是会面临更多的问题,抖音也不例外。
外部的三座大山
抖音的发展,头上有三座大山。
第一座,是监管的压力。
首先,抖音的国际化之路并非一帆风顺。据报道,由于“让儿童暴露于色情内容和网络霸凌之中”,Tik Tok从印度应用商店下架。无独有偶,同样由于“出现了很多不适合青少年的内容”,去年印尼通信与信息技术部封锁了抖音海外版Tik Tok的8个域名系统。
内容监管的压力也来自国内。2018年4月10日,广播电视总局责令“今日头条”网站永久关停“内涵段子”客户端软件及公众号,并全面清理类似视听节目产品。据易观智库披露的数据,今日头条APP本身也受到影响,4月11日,今日头条日活为1.41亿,而到了14日,日活已经不及1.3亿。
对于随时有可能爆发的政策压力,抖音每一步都走的谨小慎微。
第二座,是竞品的压力。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629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