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的B面
年初,马化腾发出一条微信朋友圈,“开发逐步到位,模块日益成熟,场景需求促进产品研发,今年应该发力了。”
不得不说,这个风格很腾讯,技术范儿、低调、沉稳,但也略显枯燥。少见的是,马化腾公开点名一项业务要求发力,他指的是企业微信。
过去几年,马化腾没少为企业微信站台。比如2018年四五月间,他在几个大型论坛上连续发声。先是说,“微信和QQ都在开发企业级的运用,目前我们正在内测,让企业微信和大家正在用的公开微信互联互通。”不久后,又介绍了企业微信在工业互联网领域的应用,未来通过企业微信的小程序平台可以随时掌控生产流程每个环节。
2019微信公开课上,张小龙在他超过两小时的布道中,也特意提到企业微信,并给出新的定位。他认为,如果将企业微信当作公司内部的沟通工具,其场景和意义会小很多,只有当它延伸到企业外部,才会产生更大价值。
“企业微信后续新的变化是基于一个新的理念——希望让每一个企业员工都成为企业服务的窗口。人就是服务,而且是认证的服务。”张小龙说。
半年之后再看,企业微信就是微信的B面,连接着B端产业与C端用户,成为腾讯打通消费互联网与产业互联网之间的桥梁,是腾讯帮助其他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的利器之一。
马化腾没有理由不重视。
重重评估之后
对于一家快递企业来说,如果依靠传统信息沟通方式,一年仅短信通知资费就可能达到上千万元,这还不算打电话等费用。
拿德邦快递来说,其业务覆盖全球35个国家和地区,有10000多家门店,员工超过14万。每天处理大量快递,公司内外部沟通与信息管理面临巨大挑战。
德邦快递集团副总裁、德邦科技总裁钟智龙举例,快递场景中很多沟通是一次性的,比如快递员与发货部门查单号的沟通,在传统方式下,快递员需要找到相关部门人员的电话,然后打电话、记录单号,再查找。但是,经常会出现电话打不通,内部信息交流不及时的问题,甚至还有找不到能够解决问题的人现象。
几年前,德邦快递就试图寻找一款企业级应用来降低成本、提升效率,也用过好几家的产品,均不理想。
钟智龙回忆,2017年为了解决IM信息安全问题,重重技术评估之后,最终选择了企业微信。当年8月,德邦快递先在IT部门试用,由于企业微信与微信体验相似,上手很快。第二年1月,开始在全公司推广。
企业微信打破了一个群500人的限制,信息传递便捷,员工间不用加好友就可直接沟通,尤其公司层面在群里下发通知,阅读后有自动回执信息。此外,德邦快递在企业微信为CEO建立了实名制的“老板热线”,所有德邦人都可以直接找CEO,沟通反馈信息,而CEO可以选择空闲时间回复。
接入企业微信不到两年,德邦快递使用的员工数达到14万,日活72%,日均消息发送达5000万,每天进入应用100多万人次,整个在线部门达36000多个。
基于企业微信的开放性,德邦快递在企业微信平台开发搭建了101个自建应用,构建企业专属的一体化移动管理平台。随着微信与企业微信的打通,其连接能力进一步增强。
钟智龙说,互通帮助员工与协同部门、客户、上下游供应链快速对接,通过开发的应用同步快递信息,真正帮助每一件快递都能够安全在线、有始有终。
企业微信向外界传递的信息是,一直致力于搭建连接人、连接企业、连接系统、连接商业的桥梁,随着逐渐与公众号、小程序、卡包、微信支付等产品模块的全面打通,企业微信将进一步拓宽企业在营销领域的商业拓展空间。
这些在天虹与企业微信的合作中已有体现。
企业微信也是先帮助天虹打破内部人员边界,实现高效沟通、管理与考核等。今年5月,双方进一步合作,推出针对百货业的数字化解决方案。
通过企业微信,天虹百货与品牌方后台打通,将其1800万名会员数据导入。品牌商导购可以用企业微信添加顾客微信,扩大流量池,顾客也可以扫码,成为天虹百货和品牌方的会员,天虹与品牌方共享流量。
天虹还在企业微信搭建“会员管理”应用,导购进入企业微信工作台,可查看会员画像,为顾客添加标签,提供个性化服务。导购用企业微信添加顾客微信后,可以向顾客发送小程序,邀请一键开会员卡、领取全渠道优惠券。此外,还可以通过“天虹”小程序,发送品牌微商城供顾客在线选购,或直接生成商品链接供顾客线上下单。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629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