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民族品牌
6月,格力对奥克斯发起公开举报,直击造假、虚标。这一波攻势,从两家公司旷日经年的人才战、诉讼战升级而来。决战前夜,枪明戟亮。举报信上网,同行内勾兑的回旋空间消失无形。
公开,是最好的防腐剂。不过,它可以扫除灰色黑色,也可能杀死自己。
当年,项羽打章邯,自绝后路,破釜沉舟,最后杀出一番黎明;韩信在井陉口,河边列阵,背水一战,终于大破赵军。不过,几千年来,中国仅仅出了一个项羽,一个韩信。马谡守街亭,也想有样学样,舍水上山,果不然,老江湖张郃一到,马谡脆败,毁了诸葛亮一手好棋。更多试图学习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人,在历史的进程中烟消云散,连名字都没有留下。
如果最后认定格力造谣,格力品牌将因此跌入谷底不说,引发行业格局连锁反应才是大事件。一段时间以来,董小姐“我走过的路不长草”、千亿的打赌、尴尬的电视广告、失败的手机、汽车项目互撕……格力与董明珠女士深度捆绑并四处出击之后,在“多元化”的左奔右突中,已对品牌形成极大压力——这张弓处于满弦状态,可以射出最远的箭,也有可能意外崩断。正如昨天的NBA总决赛G5,在球队“再输一战就被淘汰”的险局中,勇士主将杜兰特火线复出,三分线外百发百中,却在无对抗接触中重伤退赛,这个系列赛报销是小事,整个联盟的夏天走势,都将因此改写。如今,奥克斯野蛮生长,产品线的价格都低于格力,这一战如果格力打不赢,奥克斯将携“互联网空调”之势,“农村包围城市”,直接威胁格力老大地位,甚至一举颠覆格力经销商体系,也未可知。更不要说,格力旁边,还有一个同级别的老对手美的,正坐山观虎斗,等着收渔翁之利。
如果最后认定格力举报属实,奥克斯恐怕将被永远被钉在“欺骗消费者”的耻辱柱上。在消费升级的新中产时代,互联网的这一段记忆将成为无法抹除的“黑历史”,甚至可能放大为公司黑洞,再低价的诱惑也无法将之填补。如果格力再乘胜势,以全军出击之姿,再接再厉,打出组合拳……局面很不好说。中国曾经有过上千个空调品牌,也就这二三十年的事,都已经不见了,而格力正是最大的胜出者,所以,永远不要低估他在空调领域本土作战的能力和决心。何况,今天的董小姐正处于空前的自信之中。
你死,我活。或者,我死,你活。
格力拿出检测报告。这个时候,奥克斯如何接招?
昨天我们分析,奥克斯第一时间的回应,说了两点,一是诉诸阴谋论,说格力很坏,是诋毁,居心叵测;二是说自己一贯是好人,好评率第一(但没说是谁评的)。
从我们消费者视角,奥克斯一左一右各挥一拳,避实就虚,没有直面格力举报的质量问题。不过,格力蓄力已久,奥克斯却是仓促应战,使出这一常规街头套路也可以理解。所以,我们要观察奥克斯的第二招。
不过,至少我失望了。奥克斯的第二招,是一个进攻姿态,抬出借来的两大重型武器——“民族大义”“国之大局”:
奥克斯这段话,在我听起来是这样的:我们是民族品牌,保护奥克斯是民族大义,现在是中美MY战呢,格力这样做事是破坏国之大局,人人得而诛之。
这一招还是不实,但狠辣非常。
在晚清,郑观应的《盛世危言》就提出“以商战代替兵战”,一百多年来,实业报国在中国一脉相承。格力和奥克斯所在的家电行业,恰好是改革开放后最善于打“民族品牌”牌的领域。一直以来,格力也以“中国品牌、核心科技”立身,投入重金反复巩固这一品牌基本盘,在当前这个特殊的时间点,如果奥克斯成功地把格力置于“配合国外势力打击民族品牌”位置,对格力是釜底抽薪。
前两年,乐天玛特兵败中国,殷鉴不远。
“民族主义的特点是,它相信民族是唯一值得追求的目标,这种断言常常导致一种信念——不容任何质疑的忠诚。”这段话据说是学者斯蒂芬·格罗斯比的定论。不过,就我们观察的现实看,在某些地区的经济领域,会演化出一个变种“经济民族主义”:它相信民族品牌是唯一值得选择的品牌,这种断言常常导致一种信念——不容任何质疑的忠诚。在这个逻辑中,一旦奥克斯把自己立在民族品牌的位置上,就否定了任何质疑的合法性,包括格力这种公开举报。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643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