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用时220天,中国资本市场进入“科创板时间”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中国资本市场终于迎来了一个全新板块。
6月13日上午,第十一届陆家嘴论坛在上海开幕,科创板正式宣布开板。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鹤,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李强,中国证监会主席易会满,上海市市长应勇,共同为科创板开板。
根据证监会发布的《实施意见》,科创板主要服务于符合国家战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市场认可度高的科技创新企业,重点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以及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根据板块定位和科创企业特点,科创板设置了多元包容的上市条件,允许符合科创板定位、尚未盈利或存在累计未弥补亏损的企业在科创板上市,允许符合相关要求的特殊股权结构企业和红筹企业在科创板上市。此外,科创板在交易机制、信息披露监管要求、退市制度、投资者适当性要求、发行承销流程等多个方面都与现行A股市场有所差异。
截至6月12日,共有122家企业的科创板上市申请获得上交所受理。其中,先后有102家进入审核问询流程,21家通过问询的企业获准上会,其中6家企业已经过会。
科创板速度
科创板的推进可谓神速。
2018年11月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进博会的开幕式上发言,将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到2019年6月13日科创板正式开板,仅仅过了5个多月时间。
相较之下,中小企业板从筹划到设立花了5年,创业板更是历时10年方才揭开帷幕。
2018年11月5日,彼时证监会和上交所表态,建设独立于现有主板市场的新设板块——科创板,并在该板块内进行注册制试点;同年11月14日,上交所发行上市部总经理魏刚公开表示,科创板争取2019年上半年“见到成效”。
同年12月1日,上交所召集会员理事、监事召开座谈会,就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征求市场意见。
2019年1月30日,证监会官网正式发布了《科创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管理办法(试行)》和《关于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的实施意见》,上交所官网发布了相关上市规则。
2019年3月,上交所陆续发布“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的相关业务规则和配套指引;当月18日,科创板上市审核系统正式运行,保荐机构可通过科创板电子申报系统递交企业IPO材料;当月22日,科创板首批受理企业名单出炉。
在经历多轮问询之后,2019年6月5日,3家顺利通过成为首批过会企业。
而在6月17日至6月20日四天里,科创板上市委将密集举行四场审议会议,上会企业共计有13家。其中,6月19日一天,上午、下午各安排了一场——这是上市委启动审议工作以来首次出现一日两场的情况。科创板上会节奏明显加快。
而从技术硬件准备情况来看,上交所联合中国结算上海分公司定于2019年6月15日(周六)组织开展科创板技术通关测试。此次测试结束后,上交所交易系统科创板软件版本正式上线,科创板业务市场参与者接口将正式启用。
普通人如何投资科创板?
普通个人投资者参与科创板投资主要有2种方式,一种是直接参与投资;另一种是购买公募基金产品间接参与。
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交易特别规定》,个人投资者规定必须满足两项条件,一是申请权限开通前20个交易日证券账户及资金账户内的资产日均不低于人民币50万元,二是参与证券交易24个月以上。
符合要求的个人投资者可以向券商申请开通科创板权限,待科创板开板后进行一级市场打新和二级市场买卖。
此种交易方式的优点是能直接参与科创板交易,交易决策有自主权。但缺点是,参与门槛较高,竞争激烈,且参与一级市场新股申购时获得的配售比例较低。
根据上交所此前测算数据,现有A股市场符合条件的个人投资者约300万人,加上机构投资者,交易占比超过70%。
作为个人投资者,如果不具备开通科创板的条件,可以通过购买公募基金发行的产品,或是其他金融机构发售的理财产品的方式,来间接投资科创板。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644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