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沃派博客 每天不定时发布IT文章相关资讯
当前位置:沃派博客-沃派网 > IT文章 > 正文

我在直播间蹦爆米花,我没有丢东北男人的脸

07-07 IT文章

姜雪芬

《向往的生活》综艺里,彭昱畅和池子蹦爆米花,被吓到腿软,看着他们的狼狈模样,张自海底气十足。他已经蹦了几百锅爆米花,游刃有余。

null

吉林延吉农家小院里,他正对着一台架在火盆上的老式爆米花机,一圈圈摇个不停。手机镜头的另一端,最多时,10万多人盯着这幅画面,等着机器被打开时“嘭”那一声巨响。

在卖货为主的淘宝直播间里,这样的场面有些滑稽。6年来,他一心扑在销售东北土特产上,正儿八经卖货时,通常只有3000多人观看。穿上白娘子、葫芦娃、衙门侍卫等服装搞笑,一天蹦几十锅爆米花时,却吸引了4万多粉丝围观产品。

最初直播蹦爆米花是为了博眼球,“嘭一声,惊险又刺激。”蹦了几百锅后,他发现人们愿意留下来,并不是出于惊险和刺激,而是因为逝去的童年和那些温暖的时光。

一嘭惊人

“葫芦形容器,威力似炮弹,没见过的会点进来看一眼,看着看着就总想等到看到爆的那一刻。认识这机器的也不排斥再多瞅两眼。”张自海暗自欣喜,这是他思考了一个月,茶不思饭不想后,琢磨出的在直播间里涨人气的最佳方法。

null

决定蹦爆米花前,他想过炒瓜子、蒸窝窝头等点子,但觉得都没有震慑力。一翻搜索后,他发现在千奇百怪的直播间里,蹦爆米花的寥寥无几,便立刻在网上购买了两台老式爆米花机,遍访村里老手艺人,想拜师学艺,一嘭惊人。

但是几十年前叱咤大街小巷、摆摊爆花的人已步入老年,对于新机器不熟悉,手艺也生疏了,几番试验下来,不是爆糊了就是没开花。在支付了50元学费,送走最后一位老师傅后,张自海决定亲自上场,相信功夫不负有心人。

他是一个地道的东北爷们,自称有“天不怕地不怕”的壮志雄心,但面对被烤得通红的容器,也不得不认怂。心惊胆战蹦完第一锅后,他觉得可以hold住,自此勤加练习,每天蹦20多锅。

要想蹦出成功的爆米花,仅有胆量并不够,还要掌握好手摇速度、转圈次数。看着试验不成功的爆米花洒落一地,只能拿去喂猪,他妈妈直呼糟蹋粮食。

null

熟能生巧,爆米花品相越来越好,他的胆子越来越大,每天痴迷于在小区楼下“放炮”。因过于扰民,他索性将基地搬到了农村父母家。

爱看蹦爆米花的成年人

两个多月来,他蹦了几百锅爆米花。这期间,出于健康考虑,他摒弃了会产生铅等物质的铁铸容器,购买了钢容器,乐此不疲地白天直播爆米花,晚上直播卖特产。

靠爆米花,他吸引了4万多粉丝。遇到天气原因,偶尔不播时,粉丝会追问开播。通常,他对于粉丝的要求有求必应,即便在夏天顶着烈日,他也不放弃蹦爆米花。

实际上,他辛苦蹦出的爆米花并不用于出售,都是免费赠送给了买家。在这个并不缺美食的年代,他也曾好奇人们为何对爆米花迷之热爱。

有人表示,父亲靠蹦爆米花养大了子女,每次看到机器,就会想起父亲推着车子,手摇容器的场景。

null

还有60多岁的老人,每天都要求子女打开直播观看蹦爆米花,堪比年轻人追剧,听到响声便乐得哈哈大笑,常常讲以前小孩缠着大人蹦爆米花、逢年过节准备爆米花的日子。

也有人不理解,认为看直播蹦爆米花浪费时间,枯燥又无聊。

但对于喜欢观看蹦爆米花的80后来说,这是他们童年的快乐回忆。跟他们一样,张自海常常想起小时候,几个小伙伴一起围着蹦爆米花的老人,蹲在地上,等着新鲜的爆米花出炉。一声巨响过后,香气飘溢,孩子们一阵欢呼,空气里充满了幸福。

长大后,他们在外地奔波,为生存竭尽全力。故乡的老式爆米花机已消失,一起逝去的还有那种简单的满足,温馨的时光。观看蹦爆米花的时候,他们会想起逝去的童年,重温久违的快乐。

我怎么就丢了东北男人的脸?

在农家小院里,张自海算是彻底释放了天性。他陆续购置了全村的希望、东北纯爷们、唐伯虎、媒婆等奇装异服,在直播间里翘着兰花指,点着媒婆痣,穿着太监服,蹦着爆米花。

null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688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