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沃派博客 每天不定时发布IT文章相关资讯
当前位置:沃派博客-沃派网 > IT文章 > 正文

那些在越南淘金的中国人

07-11 IT文章

那些在越南淘金的中国人

作者:南七道 来源:我是南七道(ID:nanqidoa33)

货船在海上漂了7天之后,这批从深圳原工厂拆卸下来的机械制造设备,终于到了越南胡志明市。这批设备的主人老蔡,在深圳开了12年工厂。在今年,很多类似老蔡这样的工厂主,像南迁的候鸟,和工厂的设备一起南漂。

这种南迁现象,从2010年就逐渐开始了,持续了好些年,逐年增多。老蔡原本想邀请原来的合伙股东一起来越南——一个开了20年工厂的朋友,但对方说什么也不做了,“做工厂太苦了,去海外更苦。”

老蔡只是中国人越南淘金的一个缩影。

全球制造业的淘金圣地

在2019年6月25日,提交深圳市人大的《深圳市2018年中小企业发展情况的专项工作报告》特别指出,企业外迁风险不容忽视。“目前,深圳制造业企业受扩张需要、综合营商成本上升、其他城市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等因素影响外迁,存在部分外迁引发整体外迁,龙头企业外迁导致供应链跟随外迁的风险,进而危及深圳产业链的完整性。去年,深圳有91家规上工业企业(标准是主营业务年收入2000万以上)出现外迁情况,约占规上工业企业总数的1.1%,累计在深工业总产值599.7亿元,占当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1.95%。”

除了内地城市,其中一个主要的外迁地点,就是包括越南在内的海外。越南开放的政策、便宜的土地(地价正快速攀升)、充分且廉价的年轻劳动力储备,足够长的海岸线,强大的运输能力,优惠的关税,正在成为全球制造业的淘金乐园。海路从蛇口到岘港,陆路从深圳到友谊关,900公里,再到河内,200公里,密密麻麻挤满了运输的货车。被称为制造生命线。顺利时24小时可以全程通过到达。

越南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熟悉而陌生,很多人的印象,还停留在《投奔怒海》《青木瓜之味》等老电影里。事实上这个国家,正在成为继中国之后,成为全球下一个最热的淘金国家。

有人用三个词来形容当下的越南:

浪漫,是冒险者的淘金乐园;

傲慢,很多官员和管理者高高在上;

散漫,越南人天性自由和懒惰。

那些在越南淘金的中国人

当下的越南,关键词是混杂。这个国家,正在成为一个错综混杂的综合体,它既有2019中国的北上广深的高楼大厦,同一城市里也掺杂着类似1990年代中国小城镇的贫穷场景。这个国家最低工资标准刚超过1000元,但是一线城市的房价看齐上海,超过6万元每平方。越南没有外汇管制,各种资本热钱疯狂进入,但这样的一个国家,连网银都没有,都是人工去银行办理转账。

在外来的投资里,既有150亿美金的三星制造基地,也有来自中国的30人的制造线圈的配套小厂。它的制造经济像90年代中国一样正在起飞,百废俱兴,但同时互联网经济像2010年的中国也一触即发。

越南政府也针对外商给出优惠政策,包括“两免四减半”税收优惠,也就是前两年免征企业所得税,再之后 4 年减半征收。如果是高科技行业,优惠力度还会更大。自从1986年“革新开放”以来,“以华为师”。越南国民生产总值飞速增长,根据国际货币组织发布的2018年各国GDP,越南排名第47位,GDP总值达到2414.34亿美元,经济总量已超过了新西兰和葡萄牙。1990年~2015年,15年间,越南的GDP增幅为全球第二,高达2075%。

淘金机会背后的困局

在中国内地工厂主来之前,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等地的企业已经纷纷入住。其中仅仅台商已经超过3000家。

越南各地,正在形成不同的产业带,吸引相应的企业落地。北疆、海洋、海防等地,主要是电子企业,兴安、胡志明等地,分布着生产家具、成衣、鞋等生活用品生产厂家。其中,中国的华孚时尚、天虹纺织、鲁泰和百隆东方等大型纺织企业不断扩大产能。在河内、北宁,富士康和三星两个制造业巨头就在这投下巨资,仅仅三星一家的投资和产值,就占了越南GDP的28%,在越南北部的北宁省,与三星相关的,包括手机面板线装等一些工厂和供应商,有上百个工厂。韩国把越南当成了自己的后花园,在这附近已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韩国城,招牌都是纯粹的韩文。很多越南人都会使用简单的英语、中文或者韩文交流。

中国企业的越南之旅,经历一个组装到原产的过程。早先为了规避出口到欧美的关税,很多中国工厂,生产出来的大型机械设备,在中国铸造完成,然后以散装的形式运到越南,打孔组装,拿到原产地证明,再出口到欧美等国家,获得关税上的优惠。但是现在这种做法已经行不通了。“必须在本地生产。”根据最新的美国进口对越南产品的定义,在越南本地生产的部分要达到65%。出口美国等地的零关税已经成了企业南迁的最重要原因。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695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