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沃派博客 每天不定时发布IT文章相关资讯
当前位置:沃派博客-沃派网 > IT文章 > 正文

拆解拼多多、趣头条、小红书背后的上海互联网基因

07-12 IT文章

拆解拼多多、趣头条、小红书背后的上海互联网基因

燃财经原创

作者| 黎明

编辑| 魏佳

互联网的创业江湖,时常会被划分为不同的门派。以秦岭淮河为界,一南一北,中国的互联网也形成了所谓的“北派”和“海派”。

在传统的刻板印象里,北派务虚,讲排场,好大喜功;以上海为代表的“海派”务实,讲套路,精于算计。

过去,上海曾屡次遭受“错失互联网”的质疑:小富即安不思进取,错失移动互联网机遇,起个大早赶个晚集……最具说服力的例子是,过去两代互联网巨头BAT和TMD,没有一家诞生在上海。

有意思的是,上海的明星创业公司并非乏善可陈。盛大、巨人、易趣网、1号店、土豆视频、大众点评、饿了么、快的、摩拜,这些曾经风口上的创业公司,都是从上海起步。可惜的是,它们最终没能成长为超级巨头。被收购,或者走向没落,成为它们共同的注脚。

这么多年过去,上海互联网到底剩下了什么?

根据2019一季度胡润大中华区独角兽指数,202家独角兽企业中,总部在上海的有45家,这一批创业“新贵”包括陆金所、小红书、易果生鲜、哈啰出行、灿星、爱回收、出门问问、洋码头等。这个数量排名第二,仅次于北京。

拆解拼多多、趣头条、小红书背后的上海互联网基因

来源/ 2019一季度胡润大中华区独角兽指数

“*”表示新上榜

如果仔细回顾上海的创业过往会发现,在前赴后继的创业浪潮里,有一些东西在这座城市沉淀了下来。比如,游戏基因、白领文化、下沉思维。

这些东西可能是“守正”的结果,也可能是“出奇”的产物。它们在上海最新涌现出的一批明星项目上得到了体现,未来或许还会继续发挥影响力。

拆解拼多多、趣头条、小红书背后的上海互联网基因

游戏基因

上海最早在互联网界崭露头角,是因为游戏公司的崛起。15年前,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公司是盛大网络。这家公司凭借《传奇》游戏,红遍大江南北,创始人陈天桥因此问鼎了2004年中国IT首富。

2009年,国内的互联网创业还未像今天这般四处开花。作为PC时代最火爆的产品之一,页游成为当时互联网竞争的高地。当时国内游戏行业的头部玩家是:盛大、网易、巨人、腾讯、久游、第九城市、世纪天城、光通,其中6家出自上海。

这是属于上海的高光时刻。

日后看来,游戏公司的盛极一时,给上海的互联网生态带来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从盛大流失的游戏人才,逐渐成为移动游戏的中坚力量。更重要的是,这为上海互联网创业,埋下了游戏的基因。

盛大走出了两个人。一个是盛大CFO张勇,他后来成为了阿里的CEO,成为“逍遥子”;另外一个是谭思亮,他创办了趣头条。趣头条是2018年兴起的新经济公司上市潮中独特的一个:它只花了两年多时间,当时刷新了新经济公司最快上市纪录。

趣头条不是一家游戏公司,它却融合了游戏公司的打法。在创办趣头条之前,谭思亮在两家游戏公司任职过,一个是51.com,他2008年在游戏公司51.com做技术相关的工作;另外一个是盛大,他曾在盛大担任广告业务负责人。

趣头条把师傅收徒和红包裂变玩得驾轻就熟。“有点小红包,对用户来说更多的是一种加强参与感的玩法,也是游戏化的乐趣,他会觉得这里面有一些挺好玩的感觉。”谭思亮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在谭思亮看来,玩游戏的人和在趣头条刷新闻赚红包的人,他们有一些共同的特点。比如:喜欢参与、享受游戏乐趣等。趣头条抓住了这个特点,并成功俘获了这群人。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698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