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沃派博客 每天不定时发布IT文章相关资讯
当前位置:沃派博客-沃派网 > IT文章 > 正文

时间知道CEO 闫鹏:用知识重新定义陪伴 | 2019 科技生活节

07-15 IT文章

时间知道CEO 闫鹏:用知识重新定义陪伴 | 2019 科技生活节

时间知道CEO 闫鹏

“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这是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尔弗蕾德·阿德勒说过的一句话,他认为原生家庭对人的影响是一辈子的事。

闫鹏深谙其道。他认为,孩子儿时,父母对其的陪伴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因为人和人的交流和陪伴是最无价、宝贵、有意义的......孩子的安全感是用陪伴完成的。”

时间知道CEO 闫鹏:用知识重新定义陪伴 | 2019 科技生活节

除了时间知道 CEO 这个身份,闫鹏还是两个孩子的父亲。时间知道是做专注于轻教育的知识付费服务商,聚焦轻教育行业的创业让他在处理亲子关系上可以使用有效的方法论,“父亲”这个身份又让他在选择内容上保持着清楚的认识。

7月13日,时间知道 CEO 闫鹏来到 2019 钛媒体科技生活节谈了谈他在创业和带娃上的实战经验。

“对待孩子请懂得引导与尊重,眼下这个不可理喻的小孩可能就是当初的你。”不管是时间知道的内容选择,还是亲身带娃,闫鹏都秉持着这一观点。他认为,父母和孩子其实是相互滋养的关系,父母在这个过程中要做到六点:给孩子安全感;给予价值感;告诉孩子做你自己,你就是你自己;给予尊严;相信他支持他;自我负责。

教育行业只能长跑,没有人可以在其中做挣快钱的事。而在这个内容泛滥的时代,父母用户们已经看过足够多的优秀内容,养成了有足够识别和判断好内容、判断逻辑的能力,这是时间知道的机遇也是挑战。

因此在过去半年的时间里,闫鹏的团队在争取把内容做到更小颗粒度。他们认为将宏大的命题切碎,把最小颗粒度的知识点,以可延展、可打包的形式交付给用户, 内容重复度越来越高,传播和打法会更多样化。

教育内容产品受众广泛,且年龄层有很大的跨度,如何打造孩子、家长双方都满意的教育产品?时间知道 CEO 闫鹏总结出了三点:1、要让孩子觉得内容客观、有效果;2、让孩子不反感,营造更多趣味性、好玩性、互动性;3、让家长看得见。(本文首发钛媒体,作者/小黄鸡)

以下是时间知道 CEO 闫鹏在2019 钛媒体 T-EDGE 科技生活节的演讲全文,经钛媒体编辑:

感谢钛媒体对我的邀请,关于如何平衡孩子使用科技产品的时间与沉迷程度这个问题,因为我是两个孩子的父亲,直到完成这个PPT的昨天晚上,还跟两个孩子“打”到半夜11、12点钟。刚才孔总认为孩子和家长需要有个契约这个回答,我不是特别满意。因为他是一个新爹:老大5岁半,老二2岁半,孩子都处在最天真、自然、自由的时候。

我们家是这么处理的:

第一:设定边界,每天固定相对时间,比如15分钟。这样大概21天之后,你让他继续去玩,他都不会去玩,因为他已经形成一种很自然的行为了。

第二:很大情况下孩子沉溺于游戏,是父母对于孩子陪伴时间不够。作为创业者、媒体人要反问自己,我们是不是有时间拿出来跟孩子一起玩,因为人和人的交流和陪伴是最无价、宝贵、有意义的。

今天跟大家分享主题是“用知识重新定义陪伴”。

我是一个媒体人,过去做了八年电视财经记者,2011年加入优酷后,围绕企业、商业文化类型创作运营几档节目,并因在优酷采访跟赵何娟老师结缘。

为什么用这样一个主题来做今天的分享呢?

介绍一下时间知道,第一是做专注于轻教育的知识服务商,第二是用内容构建家庭教育场景。为什么提出这样的两个使命和远景呢?

做专注于轻教育的知识服务商:当我们把重点和重力都放在给孩子灌输知识、填鸭式教育的时候,你发现用陪伴、玩和他一起做交流这样一种方式,对于孩子的自我成长、自我学习、自我教育有非常大的帮助和作用的,这是一个有无限意义的事情。

用内容构建家庭教育场景:2017年12月8日开始做时间知道这家公司,当时我们看到市面上有很多的微信公众号,很多的杂志内容关于养育、教育、亲子,坦率地讲总觉得和孩子隔层纱,并且有距离。用什么样的方式传达给家长和孩子们呢?

通过视频、动画、互动的方式来去完成内容和孩子之间的连接。

时间知道CEO 闫鹏:用知识重新定义陪伴 | 2019 科技生活节

这是过去20个月完成的成绩单,完成30门知识课程上线,每一门在15集左右,每一集10分钟左右,恰巧是一个孩子刚好看到有一点厌烦、有一点无取的时候戛然而止,分为六个品类。右侧是全网分发100家平台,以内容的方式通过各个渠道去给到用户。

今天中午有一个特别重要的话题:孩子应该接受学科制的教育还是被放养?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705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