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吃上长安十二时辰里的火晶柿子?
文|BAI 资本,作者|钟成,赵昕楠
“国以民为本,人以食为命。”
——唐太宗(598-649),《贞观政要》第八卷《论务农》
以天宝三载上元佳节为时空背景的《长安十二时辰》正在热播,除了李必的神仙颜值与精致考究的历史细节之外,剧集中的唐代美食也在不经意间走红网络,成为了煲剧观众关注的焦点。
张小敬在路边摊吃水盆羊肉,右相府里准备的则是蒸豚、剔鸭和绯羊 丨《长安十二时辰》截图
男猪脚张小敬堪称长安第一吃播达人,在主角buff的加持下,西北名吃水盆羊肉和临潼特产火晶柿子几乎成为了“十二时辰”里最炫的周边美食。据说,为了吃一口张小敬同款,甚至有粉丝专程飞往西安体验正宗的水盆羊肉,而到9月才能熟成发货的火晶柿子,也早已在各个生鲜平台被预订一空。(啊,可能因为薄荷叶生嚼起来太难吃了……谁试谁知道)。
美食吃播博主张小敬在线为您表演嗦柿子丨《长安十二时辰》截图
果然在我们这个吃货的国度,比起长安城的治忽兴衰,水盆羊肉和一嗦爽歪歪的火晶柿子才是真正的焦点!随着剧集的热播,唐代长安城的各色美食也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没时间买菜、买了更不会做的当代人开始对大唐的吃喝充满好奇,恨不得立刻穿越回去,把所有美食都大吃一遍。
你看那个碗,它又大又圆,诶,好像有变胖艺人乱入了 | 《长安十二时辰》截图
但令人遗憾的是,碍于唐代农业生产水平和物流基础设施的限制,许多令今人心旷神怡的美食,大部分的唐朝人其实是无福消受的。想要在日常吃口生鲜食品,比起唐代的达官显贵,活在格子间里的现代上班族其实要便利许多。
张小敬的长安美食地图
碍于原材料供给水平的限制与物流基础设施的落后,虽然唐代拥有很高的美食制作技艺,但大部分的长安居民在日常生活里还是与美味的生鲜食品无缘。
长安城长安城一百一十坊,南北十一街(约8000米),东西十四街(约9000米),以朱雀大街为主轴分东西两县,东是万年县,西是长安县 丨@长安十二时辰官微
即便是《长安十二时辰》中的张小敬,在剧集中吃上可口的水盆羊肉和火晶柿子,也要耗费很大的周折。对于既不掌握大案牍术,又没有App可以检索附近餐厅的张小敬而言,吃到梦寐以求的水盆羊肉,靠的自然还是对长安各城区功能的熟稔。
张小敬长安县狱内实时搜索靖安司美食结果 丨根据马伯庸《长安十二时辰》制
对于方将出狱,在靖安司任职都尉的张小敬而言,在最短的时间内吃上水盆羊肉,进口商品繁多的西市署周遭无疑是最佳的选择,大量的香辛料店铺为水盆羊肉的制作提供了便利,然而能在西市附近的羊肉摊儿上能吃到火晶柿子,这就不得不说是张小敬的幸运了。
作为今日西安临潼区的特产,火晶柿子在彼时的长安也有着相似的产地。优质的火晶柿子当时大多栽种在位于长安城东郊的骊山山脚,一颗优秀的火晶柿子,需要从长安城东郊出发,通过通化门或者春明门进入长安城,然后来到东市的东市署办理报关手续,这样才能正式开始在市场的流通。
贩卖火晶柿子的小贩沿街运送,需要跨越大半个长安,才能把火晶柿子送到西市玉真坊附近的羊肉摊,由此进入张小敬的腹中。
一颗优秀的火晶柿子需要从东郊的临潼跨越大半长安来到张小敬的面前 丨@小编?
彼时的张小敬已然是跨有良驹,手握大权的靖安司张都尉,在时间紧迫和地理环境的限制下,同时吃上一份水盆羊肉和火晶柿子,尚且是件要靠运气的事情。对于长安普通居民而言,吃上新鲜屠宰的羊肉与新鲜运抵的火晶柿子,恐怕更是件并不容易的事情。
唐代长安居民真的好口福?
在诗词的叙述中,我们看到的唐朝总是一派歌舞升平,物产丰盈的局面,仿佛天宝年间的长安城居民天天吃肉,夜夜开趴,吃喝玩乐应有尽有。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707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