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沃派博客 每天不定时发布IT文章相关资讯
当前位置:沃派博客-沃派网 > IT文章 > 正文

登月先驱的名言,写在 50 年后的小便池上

07-18 IT文章

登月先驱的名言,写在 50 年后的小便池上

文|航通社微信(lifeissohappy)

50 年前的 7 月 16 日,阿波罗11号腾空而起,4天后人类踏上了月球的土地。尼尔·阿姆斯特朗向地球传回含混不清的语音:“这是一个人的一小步……也是人类的一大步。”

因为信号实在太差,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的主持人克朗凯特(Walter Cronkite)一开始并没听清楚。“我没听明白……‘一个人的一小步’,但我没听到后半句说的什么。” [1]

今天我们大多数人都能背下这句话,因为可以在大街小巷的男厕所里时常“复习”。

崇高理想的世俗化和商业化

在排成一排的小便池上面,一般都会写着:“向前一小步,文明一大步”。看起来好像所有定做标牌的商家都用的是同一套模具。

它们使用同一个蹩脚的英文翻译。外国人不会知道一般用于“5000 年悠久文明”的这个“文明”(Civilization),其实应该是“讲文明懂礼貌”的那个“文明”(Courtesy)。

是的,原先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现在我们拥有 Facebook 和朋友圈。原先人类在月球上说“一小步”和“一大步”,现在我们在小便池里说。

鲁迅说过:“外国人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人却用它造烟花敬神;外国人用罗盘针航海,中国人却用它看风水。” [2] 听起来很相似是吗?但现在不是只有一个民族如此,而是全人类都在这么做。

这也许会让你释然——对高新技术和崇高理想的世俗化,或曰庸俗化,并不是某个民族的“劣根性”。它既是人类发展不可避免的结果,也并没有我们之前渲染的那么可怕和可悲。

在和平时期,慵懒的人们没有了生存的原始恐惧,自然会放弃带着肉体,甚至带着地球的远征,转向脑机接口和意识上传。

后者不仅更容易,对参与者而言也更舒适。一切顺利的话,你的意识可以无止境地沉浸在人造的 VR 仙境中,获得不限量供应的愉悦感,只要你愿意。

这届人类如此“平成废物”,自然会让一些观察者失望,转而寻求过去的好时光。

50 年前 NASA(美国航空航天局)做出的“土星 5 号”,它的吨位之重,即使今天也并没人超越。正相反,民营航天企业着眼于让航天器越变越小,最好还要做成可回收的。

TechCrunch 上的老愤青比格(John Biggs)就担心私营企业垄断了航天项目的运行,不能像公营机构一样,让全人类共同分享新科技带给我们的欢乐、危险,以及整体进步。[3]

“NASA 是按法律要求分享其研究成果的,这是一个政府主导的庞然大物,他们是智慧主义和科学精神在黑暗时期的闪亮灯塔。以前,只是在 NASA 工作这件事本身,就对人有某种深刻意味。”

“我担心的是私营企业抽干了 NASA 的脑力,他们将所有的研究机构打包收购,还试图把一些业内精英困在短视的股权游戏里面。”

“他们在发射台上弄爆炸一枚火箭,我们幸灾乐祸。加州两个最富有的人,因为损失了一颗向地球发送广告的卫星而打架——这想法实在太可笑了。”

只是,NASA 是否能唤回雄心壮志,几乎全凭领袖的念头转变。特朗普上任以后,因为个人对气候问题的观点,大幅削减了 NASA 在地球科学方面的研究开支,但转头又大笔一挥追加 16 亿美元,要它重返月球。

所以,怀念那个年代的 NASA,其本质就是怀念造就了那个 NASA 的冷战格局。

登月成功是冷战的产物,它的背后是美苏不计成本的军备竞赛,和两国分别惨死在项目中的先烈。人类近代史上的历次科技革命,可以都算作热战或冷战的产物,是因为战争或备战催化而成的。

但绝不能由此得出只有战争威胁,才能推动科技大进步大繁荣的结论。这是错误的,更是危险的。

“以战养科”要不得

以前,因为要搞军备竞赛,所以要不惜一切代价,动员一切力量去攀登科学高峰,去研究攻关,就像青蒿素的发现,离不开全国 60 多个军地科研单位参加的浩大工程。

这样的景象给了我们一种错觉,就好像现在的科技水平,已经到了只要稍微再拼一拼,就还能再在一个封闭环境中点亮新的科技树的错觉。

我们甚至可能会推导出,只有每一次的战争和真实的安全威胁,才会激发起民族乃至全人类向死而生的愿望,甚至说战争才是促进人类科技发展的原动力。这种想法本末倒置,而且非常危险。

以原先的趋势预测未来走向,这当然是不科学的,不然你早就在股市赚大发了。

在信息技术疯狂爆炸的早几年,人们相信一个所有知识能融会贯通的“奇点”就在不远的前方。但另外一种可能是,我们已经接近进步阶梯的终点,可能会撞上一堵柔软的墙,并发现无论如何都无法突破它。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712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