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沃派博客 每天不定时发布IT文章相关资讯
当前位置:沃派博客-沃派网 > IT文章 > 正文

高捷资本:关于中国工业企业升级的投资思考

07-20 IT文章

高捷资本:关于中国工业企业升级的投资思考

文|高捷资本

在中国谈工业,首先我们必须了解两个30%:

第一个30%:到2018年,中国工业产值占全世界工业产值的30%,是美国、德国和日本的总和;

第二个30%,根据国家统计局和世界银行的统计,中国制造业占GDP的比重约为30%。

高捷资本:关于中国工业企业升级的投资思考

美国也在紧盯工业。在近期的中美贸易争端中,中国制造2025成为核心打压方向之一,同时美国特朗普政府通过国内大幅度减税、逼迫企业将制造业回流美国本土,以及对中国、欧盟等几乎所有国家的产品进行征税,这些做法都是为了解决全球化带来的美国本土产业空心化带来的严重问题。

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经过四十年大跃进式的发展,中国的工业企业已经达到非常大的体量,过往那种粗放式发展规模经济的做法,已完成历史使命(具体体现在现在的供给侧改革来解决大而不强的问题,以及一带一路战略将产能消化向外移)。

过往40年中国经济更多的是解决“有无”的生存问题,而今后将是解决生存“质量”的问题,这点和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完全一致。

高捷资本(ECC)坚持寻找中国制造业升级的产业投资机会,也就是基于以下几个核心逻辑:

1.制造业繁荣是一个国家最核心的基础;

2.制造业的产业升级生态已经走向成熟,基础设施的逐级进化(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产业从业人员的机器可替代性需求都已经在各行各业中浮现。

驱动力无外乎三点:对供应链生态对产品质量、响应时间的高要求;把人的经验转换为机器需要的可执行能力;劳动力红利的减少。

3.工业智能化过程中,产业主导,算法配合。产业升级不是简单的“机器换人”,而更多的是“人机协作”。大量重复性动作将被机器人替代,而强烈依赖人的经验的动作将更多的由具备丰富实际产业经验的OT(operationtechnology)的专家来主导升级,信息技术(informationtechnology)作为工具,只是配角;

4.高性价比依然是杀手。制造业是实实在在的行业,必须遵从商业最基本的本质,即为客户提供价值,为自己创造利润。同时,面对惨烈的竞争,必须拥有自己核心的产品竞争力。这种竞争力可以体现在技术上的优势,但必须体现在成本上的优势。

在工业升级领域,我们最近投资了工业机器人和生产设备智能化平台的两家公司。以两个案例分享我们的投资思考:

工业机器人领域的投资思考

1.中国工业机器人领域的国产替代风起。

据CRIA统计与IFR初步汇总结果,2018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累计销售13.5万台,同比下降3.75%,市场销量首次出现同比下降。其中,外资品牌由上年70%的增速大幅下滑,自主品牌机器人销量依然保持增长。

自主品牌机器人在市场总销量中的比重为32.2%,比上年提高5.5个百分点。

2. 中国工业机器人刚刚起步,增量市场依然庞大。

2016年,中国工业机器人保有量:68台/万人,远低于世界先进水平,,甚至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日本是303台/万人,德国308台/万人。世界平均水平:74台/万人;

3. 和整个制造业产值来看,区区数十万台机器人市场太小,是什么限制了机器人的普及应用?技术?价格?还是?

4. 全世界机器人的核心应用领域过往一直集中在汽车行业,这是因为汽车行业本身是重资产投入领域,对产品一致性要求很高,那么对于其他行业,工业机器人到底只是个高逼格的象征?还是能成为一个标准的生产工具?

5. 动辄十万数十万一台的机器人如果变成1、2万的工具,是不是能够爆出更大的增量市场?

6. 这么低的价格,企业能否依赖正常的经营赚钱?还是就玩玩商业模式,靠补贴生存?

高捷资本:关于中国工业企业升级的投资思考

高捷资本:关于中国工业企业升级的投资思考

高捷资本:关于中国工业企业升级的投资思考

工业机器人领域,我们最近投资了广东XX机器人有限公司,是一家具有完全自主设计的机器人核心部件生产能力的机器人本体公司。

通过对该项目公司的研究以及使用客户的调查,我们有了以下很有趣的发现:

1. 自从该公司推出15000元/台的SCARA机器人的广告,短短几个月,市场从怀疑、观望、试用到采购1、2台到数十台批量订货,并且开始有了单一客户数百台的年度采购订单;、

2. 客户涵盖3C、家电、照明、玩具、电力电子、锂电池、包装等多个行业,涉及上下料、螺丝锁付、焊锡、检测等多个工序;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715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