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沃派博客 每天不定时发布IT文章相关资讯
当前位置:沃派博客-沃派网 > IT文章 > 正文

7年估值750亿美金,张一鸣:永远不要损失人才

07-21 IT文章

7年估值750亿美金,张一鸣:永远不要损失人才

文/先见&拉姆·查兰

作为孵化出了今日头条、抖音、火山小视频等炙手可热产品的互联网公司,成立仅7年时间的字节跳动,其估值已经达到了750亿美金,成为当之无愧的巨无霸。

而一手打造了这一庞大帝国的张一鸣,除了延迟满足这一概念外,最为大众所熟知的,就是他对于人才招募和管理的阐述。

“企业发展规则第一条:永远不要损失人才;第二条:永远不要忘记第一条。”“一名优秀的CEO同时也得是优秀的HR”。张一鸣既是这些识人用人理念的提出者,也是其绝佳践行者。

在公司业务发展的早期阶段,张一鸣将自己训练成了公司的第一HR,在构思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同时,不断寻找和发掘可以补充业务短板的所需之人。也正是在这一关键时期,张一鸣招揽了日后字节跳动的核心高管团队,包括负责广告业务的合伙人张利东,HR 负责人华巍,技术负责人杨震原,现今日头条CEO 陈林等。正是这些人才的加入,才让张一鸣如虎添翼,并为后来的强势爆发打下了坚实基础。

管理大师拉姆▪查兰在其新书《识人用人》中提到,要构想清晰未来企业的样貌、未来人才的要求、未来组织的机制,并以此为出发点,细致思考如何推动变革。这样的工作,关乎企业未来命运,必须由领导者亲力亲为,必须是领导者工程。

从这一点上来说,两者其实在理论和实践层面达到了高度同步和契合。

1

人才和资金同等重要

如何调兵遣将,如何配置资源,是决定一家企业成败的关键所在。那么对于一家企业来说,手中的资源有什么呢?

过去几十年,很多企业关注的是资金。这么做,的确很有道理,而且也为企业创造了价值。一个强有力的佐证来自麦肯锡咨询公司三位咨询顾问的研究。他们系统性地分析了1600 多家美国公司,追踪了这些公司在15 年间资金配置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那些能根据外部市场机会及业务经营结果主动调整资金配置的公司,相比那些在此方面消极被动的公司,企业价值要高40% 以上。而且,在那些主动调整的公司中,做得最好的前1/3 比后1/3 企业价值要高30%。

的确,优秀的企业家会持续关注业务经营状况,并根据内外部形势变化,调整资金配置。对于这些企业,股票分析师也会给予更高的评价,比如谷歌母公司Alphabet。然而像谷歌这样的创新企业,不仅重视资金配置,也非常重视人才等关键资源,而且做得非常出色。

为何如此?因为说到底,企业最重要的资源无非两项:一是资金,二是人才。

而且与资金配置相比,人才选用更加困难。钱是死的,人是活的。钱,无论是美元、欧元还是其他币种,无论你怎样使用,它们都不会抱怨。但人就不一样了,人有主观意愿,都想掌握自己的命运,尤其是各领域的顶级人才。要想吸引他们,你不仅要认同他们,更要主动询问,尊重他们的主观意愿。此外,你还要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更好地激发这些优秀人才的兴趣爱好、远大志向及创新创意,让他们帮助企业塑造战略、打造未来。

每个想要有所作为的企业家,都需要找到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像管理资金一样管理人才。

2

人才管理需要顶层设计

领导者要想推动人才管理变革,真正把人才放在第一位,光靠自己一个人单枪匹马肯定是不行的。领导者可以打造三个强有力的抓手。

第一,组建三人核心小组(G3)。CEO 要从顶层共识入手,成立由CEO、CFO 及CHRO 三人组成的核心小组,让CHRO 和CFO 成为自己的左膀右臂,让CHRO 有机会像CFO 那样, 真正为企业创造价值。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这一顶层的三人核心小组,能帮助你推动人才管理变革,确保人才管理工作也能像资金配置一样,方法科学,过程严谨,与企业战略高度同步。

第二,识别培养关键人才(2% 法则)。你要对组织中的关键人才进行梳理,列出名单,进行名单制管理。偌大的企业,究竟哪些算关键人才,值得你花时间亲自管理呢?在我们看来,人才管理可以遵循“2% 法则”,即无论组织多大,都只有极少数的关键人物(比如占比2%a)会对组织整体效能产生巨大影响。你可以参考这一法则,思考哪些人是组织发展的关键。

第三,充分借助智能技术。新时代带来了新工具,领导者也需要充分借助智能技术,对内对外发掘人才,不断提高人才管理的精准性及有效性。

顶层设计不仅要在企业内部达成,还要与董事会或者投资人达成共识。如果做得好,董事会或者投资人可以成为人才管理变革过程中的重要推手,帮助企业寻找合适的高价值人才。

3

人才管理需要组织变革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717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