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沃派博客 每天不定时发布IT文章相关资讯
当前位置:沃派博客-沃派网 > IT文章 > 正文

煤炭钢铁互联网造就姚俊良李兆会贾跃亭,山西首富们今集体沦落

07-22 IT文章

煤炭钢铁互联网造就姚俊良李兆会贾跃亭,山西首富们今集体沦落

本文由AI财经社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山西首富的称呼,似乎变成了一个魔咒。

在今年5月发布的《新财富500富人榜》上,姚俊良家族以102.3亿元身家继续保持山西首富的地位。但与去年相比,其财富已缩水118亿元。而据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显示, 6月5日和6月14日,姚俊良2次被太原市中级人民法院列为被执行人,离“老赖”只有一步之遥。

煤炭钢铁互联网造就姚俊良李兆会贾跃亭,山西首富们今集体沦落

图/图虫创意

时间拨回2002年,煤炭、焦化、冶金还是山西的三大传统支柱行业。黑烟和粉尘背后,充斥着金钱的味道,享有“富豪生产线”的别名。

姚俊良拿着1万多元钱,用25年将它变成40亿元,在2006年登上首富宝座;李海仓以40万元起步,在2002年创造了价值40亿元的钢铁帝国,其子李兆会在2008年成为最年轻的山西首富;而出生于山西襄汾的贾跃亭则赶上了互联网的风口。2013年,40岁的他手持乐视网市值逾140亿元,成为创业板首富。

如今,曾有首富之称的三个山西老乡来到了人生下半场。他们或被限制消费或远走异乡,或在艰难地谋求转型。曾经的光环不再,而命运会再给他们机会吗?

01

赶上黄金时代

在山西,私人进入煤炭领域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不过,那时的“煤老板”并不能和暴富划等号。

彼时,为解决能源短缺问题,中央对煤炭能源发展的基本策略是“有水快流”,鼓励中央、地方、集体一起上。由于受管制,煤炭价格很便宜。同时,干煤矿投入大、利润低、回款难,最早的煤老板们都是迫于生计的穷苦人家、落魄人士。

1981年,在太原市清徐县仁义村,28岁的姚俊良在父亲姚巨货的带领下,利用当地煤炭资源丰富的优势搞汽车运输。他贷款1.6万元买回两辆旧汽车,以承包的形式成为清徐县第一个运输专业户。而在此之前,姚家是清徐县的贫困大户,欠款3600余元。

这一年,在清徐县以南296公里的运城市闻喜县,李兆会出生。6年之后的1987年,其父亲李海仓白手起家创立洗煤焦化厂。

此后,李海仓几乎以一年办一个新厂的速度创立了海鑫钢铁有限公司、海鑫投资有限公司和海鑫轧钢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1992年,他成立了大型民营企业集团山西海鑫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与两位“创二代”不同,贾跃亭的父亲只是一名中学教师。1996年,同为运城人的贾跃亭辞去垣曲县地税局的铁饭碗,创立山西垣曲县卓越实业公司。卓越实业的主要业务是洗精煤,贾跃亭似乎想搭上成为煤老板的末班车。或许这项业务并未让他满足,他又开办了电脑培训学校和双语培训学校,不断寻找商机。

千禧年的钟声敲响之时,煤老板的幸福生活也渐渐来临。

2001年底,中国加入WTO,煤炭需求明显增加。2002年,国家取消电煤指导价,煤炭价格开始一飞冲天,从2000年的129元/吨上涨至2007年的330元/吨。“煤炭黄金十年”正式开启。起初上门讨债的人,变成了提着大捆现金来买煤的人。“煤老板”成为财富的象征,登上历史舞台。

2000年,姚氏家族7位成员共同出资成立美锦集团。其中,姚俊良持股25%,比例最高,不过集团的法定代表人仍是姚巨货。2006年,美锦能源借壳上市。同年,姚俊良家族以40.3亿元身家在福布斯中国富豪榜上排名41位,斩获“山西首富”的名号。

煤炭钢铁互联网造就姚俊良李兆会贾跃亭,山西首富们今集体沦落

美锦集团东于煤矿 图/视觉中国

而随着钢铁行业的发展,海鑫集团也逐年壮大。2002年,其总资产达到40亿元,成为山西省第二大钢铁企业、山西省规模最大的民营企业。李海仓被业界称为“山西钢铁大王”,当地人更有言称:“海鑫打个喷嚏,整个闻喜都感冒。”

不过,2003年,一场突如其来的凶案改变了李氏家族和海鑫钢铁的命运。当年1月22日,李海仓被人枪杀于闻喜东镇公司办公室,殁年48岁。凶手也当场自杀身亡。彼时,尚在国外留学、不满22岁的李兆会中断学业回国接管家业,成为海鑫钢铁新的董事长。

“受命于危难之际”,李兆会很坚定:“公司是我父亲的,不能让它败在我手里。”据媒体报道,接班初期,李兆会一改往日贪玩的习气,带领核心团队经常熬夜加班到凌晨三四点钟,第二天照常工作。此外,他还对公司部门进行了局部调整,刻意吸收家族外的人才,令外界刮目相看。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719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