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徐坤不过是两代人的情绪出口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吴俊宇
一
蔡徐坤被周杰伦的粉丝群殴之时,我是抱有一丝窃喜之情的。
毕竟对蔡徐坤没有太多好感。哪怕在此之前,我甚至不知道他是《偶像练习生》C位出道的练习生,我不知道他唱过什么歌。
我只知道他看起来有点白面小生,只知道他喜欢唱、跳、Rap和篮球,只知道他的粉丝有点脑残。
朋友之前跟我说,你在微博上骂蔡徐坤,可能会被“轮死”。后来我真的注册了一个号,微博给我自动生成的名字叫“不作死就不会死”。我觉得这名字挺应景,但还是改成了“今天蔡徐坤凉凉了么”。
我坚持了2周,每天都发“今天蔡徐坤凉凉了么?并没有”,然而两周下来,每天微博阅读量只有不到100。朋友跟我说,你应该去蔡徐坤超话骂他,去蔡徐坤微博下评论他,我试了下,还是没人理我。
我本来打算把这件事当成是媒体实验来做选题,最后发现,实验失败了,选题凉了。
后来在“鸡你太美”事件火的时候,我在《“鸡你太美”蔡徐坤》里说:
从鹿晗,到吴亦凡,再到今天的蔡徐坤,他们的走红某种意义上正是“娱乐消费主义”强大作用力的结果。
娱乐工业如同机器一般生产了相同的“男色商品”后,再制造了一批表现一致的狂热粉丝。蔡徐坤和鹿晗、吴亦凡不一样,但也没什么不一样。
粉丝却同样毫无差异,普遍呈现出了低龄、反智的特点。这些粉丝的控评、回怼、护犊行为甚至也趋于一致。他们如同偶像的复读机,始终重复着“XX爱你”、“最好的XX”、“始于颜值、陷于才华、忠于人品”这类无意义的赞美话语。
但是如果要真的问我,蔡徐坤到底做错了什么值得大黑特黑?
“娘炮”、“整容”这个所谓的说法我反正是觉得不成立的。最后仔细想了想,除了他身后的操盘手瞎刷榜之外,好像真没有。
把一个21岁的娱乐流水线商品放在公共舆论场上,让他承受粉丝的无脑追捧,承受公众的冷嘲热讽,也实在是难为他了。
二
“正午故事”的主编叶三在微博上似乎对蔡徐坤没那么多反感,她甚至还把蔡徐坤、周杰伦、崔健当成是同一种产物:
崔健刚出来也被骂,说他吐字不清,俩裤腿不一样长。打东边来了个老崔,嘴里含着个茄子。周杰伦刚出道也被骂听不清唱啥。打西边来了个杰伦,嘴里含着个葫芦。现在是打北边来了个蔡徐坤,嘴里……叼着个篮球?一代一代都一样的,骂一骂就长大了,有力气了,就可以弑父了。
被这种偷换概念的说法很容易迷惑人。但是仔细一想,事情不对。
崔健和周杰伦至少有作品的。哪怕有争议的时候,所有人都听过他们的歌。
有位喜欢周杰伦的朋友谈到过一个细节:自己小学时曾和喜欢费玉清的父亲争论周杰伦的歌到底好不好听。她喜欢《双截棍》的节奏感,然而父亲认为周杰伦吐字不清。
费玉清的字正腔圆和周杰伦的含混不清到底哪个好?
在60后、70后眼中来看或许显然是费玉清,但80后、90后就是喜欢周杰伦。
但至少,周杰伦的好是可以在文艺理论层面阐释的。
前《三联生活周刊》记者王小峰在《只有大众没有文化》一书中曾对周杰伦有过一段评价:
干脆把唱变成一件乐器……不考虑平仄,尾音处理得像黑人那样,咬字模糊一些,这可能是最好的处理办法,以牺牲发音为代价,去找出那种黑人音乐的韵律感。
但从2012年出道到今天一共6年,蔡徐坤有什么作品?
TFboys至少还有《青春修炼手册》,蔡徐坤除了唱、跳、Rap、篮球,似乎没有自己的作品——你去找任何一个文艺理论研究的人去谈蔡徐坤的歌词、曲调,都很难找到蔡徐坤的优点。
即使是《鸡你太美》这首神曲,也是在娱乐化宣泄、拼接、涂改、解构以及二次解读之后的产物,和蔡徐坤本人的主观意愿毫无关系。
他和《我的滑板鞋》一样,本质是大众参与阐释之后,被群体涂鸦的结果。
三
艺人,其实都是大环境的产物,他们如同历史大潮中的浮木。当历史处于上升期的时候,上升期诞生的艺人往往同样也处于艺术历史地位的高点,但当历史处于低潮期时,新一批艺人往往很难有所作为。
如果说罗大佑、崔健那代人是80、90年代崛起的音乐人,他们有着80年代的人文主义情怀;周杰伦则是2000年代冲出的音乐人,他代表的是流行、时尚的符号。
周日周杰伦粉丝疯狂打榜把曾经的偶像推上王座时,听了一整天周杰伦的歌。
翻阅网易云音乐《七里香》下面的评论,一个名为“你是不沉的胖子”的网友写道: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720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