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秒就能“读心”,情感人工智能有多神奇?
天下网商记者 张超
拿起手机自拍30秒,就能测出你的心理压力、心率、血压、血管功能等,你信吗?加拿大的纽洛斯公司就研究出了这样的“读心神术”,纽洛斯公司还把这项黑科技带到了杭州,情感人工智能真的来了。
做测谎居然发现了“新大陆”
这项“读心神术”的发明离不开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教授,加拿大纽洛斯公司创始人之一兼首席科学家李康博士。
李博士今年56岁,浙江温州人,1990年,他从杭州大学儿童心理学专业硕士毕业后,去了加拿大东部的一所大学念儿童心理学专业的博士,1993年开始,专注于儿童测谎方面的研究。
李康博士
李博士回忆,“我那个时候还没有孩子,就是纯粹喜欢这个领域,而且在这个领域也没有太多人在研究。孩子的心理和生理会对成年后有太多影响,所以可值得研究的东西很多。比如你给他送礼物,他不喜欢但是装出客气和喜欢的样子,你不知道他们是从什么开始有这样变化的,如果你能知道他在说谎,为什么说谎,可能会对他们的成长提供帮助。”
2008年开始,李博士团队对测谎研究进行数据采集,简单点说就是找人试验,这中间试验对象需要佩戴大量的仪器,比如心电仪、呼吸仪器、血压仪,同时他们还会对整个过程进行视频录像,事后再做视频信号分析。
“我们当时做视频分析主要是配合脸部表情来进行测谎研究,后来发现不行,因为人有93%的时间里没有太多表情,就是俗称的‘脸瘫’,这个情况下就没办法利用表情来测谎了,那既然有了视频,我们就用视频再分析一下,结果发现能看到血流。这个发现太牛了,我们就在此基础上做研究了。”
李康博士在TED大会上演讲
李博士打了一个比方,很多轻微的血流变化人眼看不到,但当人把手放到冰水里,或者人突然受到其他疼痛刺激,脸上就会发白,有些人甚至会“面无血色”,这个变化就能被摄像头记录下来。
摄像头可以感知血流变化 无接触测试情感压力技术诞生
当然,光有现象远远不够,团队还在这个现象上继续做研究,李博士简单描述了他们论证的科学原理:
光线打到人的脸上并不是马上就被反射回来的,因为皮肤是半透明的,光线可以会穿透皮肤。但光线进到皮下后会碰到两种蛋白质:棕色的黑色素和红色的血红蛋白。光线碰到两种蛋白质后有些被吸收,有些从皮肤上被反射出去,反射出去的光则会被摄像头捕捉到。摄像头的感光器件对光线中的光子很敏感,不同光子的发光频率不一样,摄像头的感光器件接收到不同的光子,通过后台的信号处理可以把两种蛋白质反射光线的光子结果进行分离,分离之后只留下血红蛋白反射的信息,把一段时间内(30秒左右)的画面连起来,后台AI就能看出血红蛋白的波动,这就是血流的变化。
实现原理
李博士说,这个原理最大的好处是不用担心肤色,因为肤色不影响血红蛋白的波动,也就是说不管是白人还是黑人,都可以被记录和分析出来,适应性广泛。2013年,李博士团队利用这一原理发明了血谱光学成像(TOI)技术。
TOI发明后,李博士团队将这项技术用在了“无接触测谎”领域,不断优化后台机器学习的模型和参数,结果又发现了一个不得了的事情。
“我们的一个博士后就发现,视频信号分析的结果跟对象的血压变化也有关系。这个很有意思,所以我们后来暂时把测谎技术搁置,慢慢就转到了研究无接触测试情感和压力这一块。”
2015年,在多伦多大学的协助下,李博士和另外两人在多伦多成立了纽洛斯公司,他担任公司的首席科学家,纽洛斯是音译,英文中是神经逻辑的意思。公司成立后,主要就是利用血谱光学成像(TOI)技术等,进行基于人工智能的情感和压力检测等。
30秒精确测出个人压力
目前,利用云端技术,纽洛斯将前期收集的数据上传并已经搭建好了一个模型,叫做深情智能引擎 DeepAffex,以及开发了一个具体的APP产品:人工智能健康助手 Anura(中文名:心魔镜)。
李康博士在使用Anura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726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