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APP提出“鞋穿不炒”,它在反对什么?
关注NBA的,不仅有球迷还有球鞋贩子,有“真鞋”贩子,也有“假鞋”贩子。球星通过场上的拼搏提升个人身价,自然也让所有的利益相关方喜笑颜开——限量款球鞋往往能催生出全新的风口,竞争激烈堪比NBA。
6月14日,美国加州奥克兰市甲骨文球馆内,伦纳德带领多伦多猛龙队战胜金州勇士队,最终以4:2的成绩夺得NBA总冠军。这是北境之王队史上的首座总冠军奖杯,是伦纳德个人第二次当选FMVP(最有价值球员)。
比赛结果宣布之后,球场内外一片沸腾,球鞋贩子与球迷一起落下激动的泪花。几乎是在同一时间,一双AJ和伦纳德合作推出的原价1299元的联名款球鞋在场外卖出了39999元人民币的高价(伦纳德已经和新百伦签约,所以与AJ的合作款理论上应该成了绝版),而这绝对不是个案:品牌光环、明星效应和联名限量催生了球鞋的溢价空间,“炒鞋”早就成了一个风口。
联名限量款球鞋是典型的粉丝向产品,因为稀缺和它的收藏属性而产生溢价空间,这本无可厚非,为了迎回心头好,粉丝愿意为之买单。
但是“炒鞋”已经严重干扰了正常的市场经营活动,不仅伤害了粉丝,更对球鞋品牌的声誉和行业的未来造成影响:
球鞋炒家主要通过控制商品的流通来抬高市场价格,进一步加剧了限量联名款球鞋的稀缺性,同时让假鞋生产商和假鞋贩子有了可趁之机,他们会以比发售价价低500元左右的价格销售号称真假难辨的“厂货”、“超A”。为了避免对市场价格造成冲击,假鞋也会限量出货,通常5000双一批起。而把假鞋用真鞋的价格卖的现象也时有发生,这意味着,消费者高价买回来的心爱之物,还要担心它的真伪。
面对这样的球鞋市场现状,毒APP对外沟通主管昭阳表示,“我们反对炒鞋,毒APP致力于提供潮流消费场景。我们认为体验潮流文化是当代互联网年轻用户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方式。”显然,毒APP意识到:一些平台卖家恶意炒鞋的行为是杀鸡取卵,已经严重影响到真正热爱球鞋的年轻消费者,也终将影响到球鞋行业的未来。
为了规范球鞋交易市场,回归商业本质,毒APP提出“鞋穿不炒”的倡议,呼吁国内外同业一起努力优化潮流消费者的购物体验。
反对炒鞋,抑制炒鞋
偶然在朋友圈看到一句话,“价值观也是需要维护的”,这句话适用于很多地方,比如球鞋交易市场。呼吁“鞋穿不炒”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在树立行业的价值观,只有树立一个健康的价值观,一个行业才能拥有更广阔的未来,否则就是自设天花板,透支行业的远大前程。
要做到“鞋穿不炒”,从平台的角度来说,需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加强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体系建设,因为服务与炒鞋行为天然对立;一是做到“正品保障”,将假鞋贩子拒之门外。后者其实是前者具体细节的延伸,也是杜绝炒鞋行为在平台发生的基础。
炒鞋和售假带来的最大的危害,是对品牌、社区和行业面向公众信用的破坏,这个时候加强社区信用体系的建立就显得尤为重要。
毒APP在成立之日起便在传统电商模式的基础上添加了“多道鉴别查验工序”,即“先鉴别,再发货”,实现了“强中心化的平台品控”机制,正品保障让消费者可以放心网购。为了做到这一点,毒APP汇聚了数百位国内顶尖的球鞋鉴定师为消费者保驾护航。
在毒APP上,所有待交易的货品都必须要先快递到毒APP公司,在经过多个鉴别师多维度精细鉴定确定为正品后才会寄给买家。
这些球鞋鉴定师多数从80年代起就开始玩鞋,他们平日里会对海量一线球鞋及服饰装备进行系统性的研究,通过收集资料、比对数据、建立档案等方式,制定了一整套以数据为支撑的严谨作业工序,推动毒APP实现了商品鉴别全覆盖,并多重鉴别,让假鞋无处遁形。
针对恶意炒货卖家,毒APP则下重拳整治。对于超时未发货、虚假发货以及货不对版的将直接扣除卖家保证金,并关闭订单,到付退还平台收到的卖家货品。同时根据阶梯加绝对值的方式,大幅提高保证金比例,提高卖家恶意违约成本,实现加强制约的效果。
因卖家个人原因取消订单/未在规定时间内发货的,平台将全额退还买家所支付的货款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赔付。为了更好的保障消费者权益,8月起,毒APP买家可获得的赔付标准将大幅提高,由原来的阶梯加绝对值方式变更为比例赔付,同时还可以“假一赔三”。
当然,作为一个潮流生活方式平台,要求毒APP把二级市场的稀缺限量球鞋“打回发售价”不现实,也违背了基本的商品价格规律。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727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