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风的失控,冯鑫一语成箴
暴风集团彻底陷入风暴之中。
7月28日晚间,暴风发布公告,公告称公司实际控制人冯鑫因涉嫌犯罪被公安机关采取强制措施,相关事项尚待公安机关进一步调查。截至目前,公司经营情况正常。公司管理层将加强管理,确保公司的稳定和业务正常进行。同时,公司将制定相应工作管理办法及应急预案,最大限度保障公司各项经营活动平稳运行。
暴风集团的此次危机此前早已有迹象。
公开信息显示,2月21日,暴风集团法人由冯鑫变更为姜自权,冯鑫仍担任董事长一职。3月10日,暴风集团又因劳动人事纠纷再次进入我们视线,由于之前的溃败和失误,暴风集团近两年的业绩不容乐观,甚至出现亏损迹象。
近日,网上出现的两份执行裁定书显示,暴风集团旗下已经没有可供执行的财产。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已经终止关于暴风集团的2桩案件执行程序,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发现被执行人可供执行财产的,可以再次申请执行”。
如何这次再失去冯鑫,对暴风集团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2017年,冯鑫做客盒饭财经围绕《道德经》这一典籍,分享了他在企业管理中如何落地《道德经》中的智慧。
分享中,冯鑫表示,他的工作方法的源头就是来源于道德经,更直言“暴风一定会死掉的”。这个背景下,我们再来回顾冯鑫的这次分享,不禁令人嗟叹。
以下为根据当时分享整理精编的内容:
很高兴今天有这么一次聚会和大家分享《道德经》,备这堂课是一个偶然的机缘。我觉得《道德经》难读,第一方面是语言不太相通,毕竟是古文,这个古文有很多词、字和意思现代人读起来是不太容易的。第二《道德经》是早期中国的古书,其实在写的时候还是受早期风、雅、颂影响很大,所以也说不清是一个论文,还是一篇艺术的散文,所以这里边有太多的形容词,有很多比喻。它实际上在哲学论述或者是在艺术作品当中是很混淆的。第三个更重要的原因,是没有太多逻辑。我们脑子里训练都是用逻辑来记忆和学识,但《道德经》其实在这些章节当中是很混乱的。如果大家因此今天开始读《道德经》,我觉得也算是一件善事。
第一个开章明义讲的什么是道?另外第二个问题是作为道来讲,他的基本规律是什么?
首先讲什么是道?我觉得有两个很明确的概念,其实《道德经》有一个很著名的一个章节,就是讲“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然后以百姓为刍狗,很多人批评《道德经》,这句话说《道德经》对人没有怜悯之情,没有爱心的。刍狗就是草扎的狗,就是很不值钱的东西。
《道德经》在讲这句话的时候讲的是无仁。在其他宗教学科“无”这个理解上是空,但是《道德经》里面讲“道”的时候是说了很多次,说“道”是真实存在的,只是你看不见摸不着而已,所以它是一个实存的东西,确实存在。然后还是个常存的东西,他开章明义就“道可道,非常道”,就是如果一个“道”的东西是能够讲的出来有命名,可以被命名的东西一定就有生就有死,那“道”是一个常存的东西,他会一直存在下来。
他讲的无仁,我觉得蛮有趣的,如果你真的体验《道德经》的道的时候,你会放弃那些老天爷会眷顾你的这种侥幸心理,你会知道这个世界是存在规律的,这个规律不会有任何感情,要放弃这种老天爷会眷顾你的这种心态。
第五章讲得是“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刍狗就草扎的狗了,“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这个橐龠是个很生僻的字,就是风箱,烧火的风箱。风箱是“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就是似乎什么也没有,但是它会不停的有风出来,它就想用它来比喻这个道的感觉。“多言数穷、不如守中”,我这里面单讲的是它的无仁,就是这个世界上的基本规律,它是没有仁爱之心的,它没有必要有仁爱之心。这就是无仁的状态。“动而愈出、虚而不屈”,也体现了他常存的这种状态。然后什么是道呢?他有另外一个性质就是“吾愈有小鱼大”,我其实是愿意把这个阴阳分开的,因为在全世界的所有的哲学流派里面讲阴阳只有中国。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73033.html
- 上一篇:王思聪的“泛娱乐帝国”败了?
- 下一篇:蓝港互动王峰谈冯鑫被抓:他绝对不是做恶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