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沃派博客 每天不定时发布IT文章相关资讯
当前位置:沃派博客-沃派网 > IT文章 > 正文

短视频“拉长”进行时

07-29 IT文章

短视频“拉长”进行时

文|麻辣娱投,作者|Eric

最近,短视频平台们正在纷纷“变长”。

7月19日,快手官方账号推送消息显示其正在小范围内测长视频功能,时长限制在57秒以上,10分钟以内。只是目前该功能还在内测阶段,仅部分用户可以体验。

而就在上个月,抖音对部分用户开放了15分钟长视频权限。

每一个新的商业动作背后必定有着战略的调整,那么说好的“短”视频为何都开始变长了?变长后的抖音、快手们将迈入怎样的境地?这背后又暗藏着怎样的行业变化?

短视频平台为何纷纷“变长”?

快手最近有点慌了。

上个月快手创始人宿华、程一笑在全体员工内部信定下“2020年春节之前,快手主站要达到3亿日活”的目标。而到本月16日快手再踩油门,将今年营销平台的营收目标在百亿基础上增加50%,达到150亿元。

显然,这是一个激进的目标,因为就在5月快手刚刚宣布日活跃用户超过2亿,这意味着其半年之内就要增加1亿日活,任务相当艰巨。

激进背后其实是快手自我反思后焦虑的外化,刨开来看能发现此次其“变长”的内因。

在快手公司内部信中,两位创始人痛批“平庸的公司没有未来,我们对现状很不满意,松散的组织、佛系的态度,‘慢公司’正在成为我们的标签,这让我们寝食难安”。

快手的反思不无道理,事实上与其竞争者抖音比起来,快手确实是“够慢的”。当5月快手为实现2亿日活欢呼时,抖音已经在今年1月就达到了2.5亿日活,而在去年6月抖音就已经达到了1.5亿日活的目标。

就视频长度的放开而言,快手也慢于抖音。从去年开始,抖音就已经分阶段对部分用户放开了1分钟、5分钟、15分钟的长视频权限。

可以说比抖音早成立5年的快手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

抛开其它因素仅从商业模式上看,快手相较于抖音的“慢”是必然的。从成立开始快手就一直专注于下沉市场,并强调用户平等价值观,比抖音更“去中心化”。然而要让下沉用户接受、学会到使用新的模式是需要过程的,即需要耗费精力与资源进行用户教育,另外快手在商业化进程上还一直保持克制,在维护用户权益和商业推进之间犹豫,因此快手现在才会发觉太慢而感到“寝食难安”。

相比较而言,抖音虽然也采取的是UGC模式,但走的是从上而下的渗透策略,即依靠头部KOL作为内容生产的集聚地,并通过爆款内容刷屏获取用户。目前占比4.7%的抖音头部生产者覆盖了平台粉丝总量的97.7%,此前抖音放开的长视频权限也大多对头部网红开放,显然这种扩散方式步伐更快。

“佛系”的快手感到焦虑,不过目前领先一步的抖音其实也有自己的焦虑。从去年第四季季度开始,其增速就开始放缓。比起其去年1月3000万日活、2月激增至7000万,6月飙升至1.5亿的速度,其今年用户增长势头明显遇冷。

二者内部管理方式、战术战略孰优孰劣暂且不论,抖音、快手今年共同面临的困境是整个短视频市场新增用户的放缓,这也是它们接连“放开时长”的关键原因。

经过几年时间的野蛮生长,短视频行业已经从蓝海变成了红海。据QuestMobile数据显示,截止今年4月中国移动互联网月活用户规模达到11.36亿,同比增速首次跌破4%,这个规模已经接近极限,而其中短视频用户已经超8亿,存量用户对于同质化的、信息密度低的短视频已经产生审美疲劳,新增用户进入瓶颈期,整个短视频用户很快将要触及到天花板。

当用户红利消退时,抖音、快手接连增加视频的时长,试图通过改变内容载体的广度和深度,从整个视频根基处进行迭代升级,从而改变当期发展的瓶颈期。

变长后,短视频生态将会发生何种变化?

如同将耕地里的水渠延长,整个农田生态将逐渐发生变化一般,短视频的时长增加必然将对整个短视频生态产生影响,那么它将首先冲向哪些方面而去呢?

我们从用户、内容与创作者、MCN机构几个维度来分析。

缓和用户流失

许多刷抖音、快手的朋友经常会吐槽大量的短视频内容雷同,经常连刷几条都是同样的创意,同样的台词,同样的BGM。

事实上内容同质化正是短视频用户增长放缓的原因之一。目前抖音、快手上一些爆红的的热门视频往往容易引起其他用户跟风模仿,比如就有25.7%的人群认为抖音同质化内容过多。 而大量同质化的内容会让用户产生审美疲劳,好感度减低,导致用户流失,目前短视频用户流失的原因中,“同质化内容过多导致看腻”的比例在抖音和快手中分别达到48%和46%。

短视频“拉长”进行时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731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