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打开线下零售的新风口:全渠道布局下的新消费场景
当企业做到一定规模时,团队的能力和组织结构将会成为影响企业能否进一步做大规模的重要因素。”带着这样的思考,今年8月,见福便利店董事长张利对外宣布,接受京东集团的战略投资。
之所以有这样的选择,源自于张利对见福便利店的管理和发展阶段的认知。
作为福建最大的连锁便利店品牌,见福便利店早已是国内区域便利店龙头的代表之一。在中国连锁经营协会(CCFA)2020年发布的百强便利店榜单中,如果剔除日资及非专业便利店,见福的行业排名能达到第4位。
但这显然不是见福便利店的终极目标——双11前,见福已经在成都市内开出了100余家门店。
走出福建,挺进江西、四川等省市,跳出线下,开展到家、社区团购等线上运营探索,见福的“旗舰”还有更大的心愿。
从试探合作到全面融合,福建便利店龙头数字化升级大提速
选择京东作为自己的战略投资方和合作伙伴,见福便利店认为,自己选对了。
据张利介绍,经过与京东两个多月的磨合探索,通过接入京东智能供应链和智能物流,见福在福建全省以及成都实现了规模性扩张,目前不仅实现了对福建3-5线地区大部分区域的覆盖,还在成都市内布局全覆盖的1小时生活圈,推出同城速配业务。
据了解,在京东战略入股见福便利店后,目前双方已在采购、物流仓储、营销、金融等多个方面达成合作。
以全域营销为例,通过接入京东的数字化营销系统,见福不仅在京东主站开设了旗舰店,同时通过联手京东到家,加入京东全城购业务。依托京东大数据和精准营销能力,见福O2O成交金额环比实现十余倍增长,线上业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京东广告智慧屏已接入线下一百家门店,今年底前接入所有见福便利店,为门店提供广告曝光、延展货架、互动游戏等多种功能,提升门店数字化水平和全域营销能力。
在物流方面,见福便利店也与京东实现了优势互补,作为国内区域性便利店龙头代表之一,见福便利店本身就在物流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据了解,凭借沉淀了多年的基础,见福便利店不仅有着行业领先的仓配物流能力及供应链能力,并自建鲜食工厂与物流中心。
但在张利看来,见福有店铺,有自己的物流端,但本身的物流体系更擅长到店,而京东的到家物流则是见福需要加强的,这种互补性,正是见福所期待的。
“不得不说京东是一个以供应链和技术驱动的企业,而过去的见福是以线下为主的企业,这种合作本就充满着无限的遐想。也正因如此,在彼此磨合的过程中,双方都找到了新的发展空间。”张利说。
加入商超便利超级合作伙伴计划,见福成京东践行全渠道布局新样板
实际上,外界对于见福引入京东战略投资后的改变之所以抱有如此大的期待,核心还在于,想要看看:借助京东的供应链和技术赋能,究竟能够给整个便利店行业带来哪些变化。
自2019年起国家持续出台政策扶持便利店发展, 2020年初,商务部等13部门更联合发布《关于推动品牌连锁便利店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出,要推动门店数字化改造、提高智慧化管理水平、提升连锁化、集约化水平、创新连锁经营方式、加强物流配送体系建设等。
但便利店行业的数字化升级并非易事。就以见福而言,不同于完全自营模式的强把控,或是纯加盟的轻资产模式,见福采用的自营和加盟并存的发展模式,对供应链、仓配、商品等的适配性有着更高的要求。此外,便利店通常存在的门店类型多样、跨区域等特点,也对企业的整体数字化升级有着极大的挑战。
正因如此,京东对见福的改造不是“简单装修”,而是一开始就从“最难的模式”进行突破与融合。
据京东零售集团大商超全渠道事业群战略创新部总经理陈海峰介绍,当前京东与见福的合作可归结为供应链合作、商品赋能、全域营销等三大方面。
供应链方面,双方进行了全面的能力匹配,并从底层融合,真正做到商品、物流、系统、流量分发深度打通:其一,双方已经通过api接口进行后台对接,并打通了商品、价格、售后体系的合作,将见福的商品库与京东的商品库实现对接,以此扩充选品、调动库存,在见福小程序可以买到京东商品;其二,实现见福门店线上化,即以第三方店铺模式在京东进行线上运营,让全国的京东用户都可以买到见福的福建特色商品;其三,供货方面,京东应用福建省大数据选出顾客最爱买的商品,对见福的供应链做补充,共同满足客户需求;其四,打通门店在京东主站曝光,基于LBS逻辑售卖,让京东顾客享受到小时达的体验;最后,全域营销则是体现在数字化会员、流量加持以及线下智能设备升级等方面。
“京东与见福的合作,目标是打造实体门店数字化标杆,以此作为京东助力商超便利零售数字化的核心案例。”陈海峰称。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970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