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沃派博客 每天不定时发布IT文章相关资讯
当前位置:沃派博客-沃派网 > IT文章 > 正文

探探潘滢:让算法匹配连接真实社交

12-09 IT文章

  2020年12月8日,由36氪主办的“2020WISE新经济之王”峰会在北京召开,社交品牌探探受邀出席,与业内最具代表性的企业家、创业者、投资人、专家学者等欢聚一堂,共同就新经济未来的十年进行展望。作为年轻人喜爱的头部社交品牌,探探已成为年轻人拓展人脉圈、建立新关联的重要社交平台。

  探探联合创始人潘滢表示:“现如今,很多年轻人离开家乡来到大城市生活、工作,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他们需要建立新的社交圈。探探上的左滑右滑创造了一种全新的相遇方式,一种新的相遇场景,让年轻人不必担心如线下表白般需要鼓起很大的勇气,也不必担心有被拒绝的尴尬。同时,探探强调真实社交,鼓励用户去通过真人实名认证,从真实的这一刻开始延续一段真实的感情、一段真实的关系,最终才能真实的走到线下,进而发展为生活中真实的社交关联。”

  随着科技的创新及生活形态的变化,线上交友与线下社交的区隔将逐渐模糊化,社交软件也成为打通线上、线下的介质,在线交友将成为现代生活的新常态。

  移动社交十年浪潮,“脱单”仍是困扰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连接”从未如现在这般紧密。打开手机app,可以自在出行、外卖订餐、采购购物、消遣娱乐……,几乎可以完成我们生活中所需的全部。然而在网络编织的连接中,人们对社交的需求,对亲密关系的渴望却从未消减;同时,现代城市生活的快节奏及年轻人价值观念的差异化,使“脱单”成为困扰不少年轻人的难题。

  据民政部数据显示,中国成年单身人口已超2.4亿,单身人群的婚恋状况成为日益被关注的社会问题;在今年8月份探探联合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20独居青年生活报告》中数据显示,在超2万份的有效样本中,49.64%的被调研用户表示“目前一个人居住”,是典型意义上的独居青年,如何消解孤独、建立更广泛的社交关系成为他们中大多数人的情感诉求。

  对此,潘滢分享道,在自己留学回国后的那段时期,也曾被交朋友的问题困扰,但社交圈子的固定性使得交到合拍的异性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中国人骨子里对待社交尤其是异性之间的交友,是内敛的、含蓄的,男性往往是主导的一方。时至今天,移动互联网发展10年,摆在年轻人面前的社交破冰及婚恋等问题始终存在。

  回溯到20年前互联网发展伊始,很多人通过交友软件QQ来结识新朋友。“其实网络上的邂逅,应该可称之为浪漫。邂逅女孩轻舞飞扬,而发展成为知心好友。”这段话出自20年前大火的《第一次亲密接触》,也因此让“网恋”这一词汇跃进更多人的视野。那一年,很多女孩子的QQ昵称都叫“轻舞飞扬”,网恋最初是美好的代名词。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年轻人开始习惯于“线上生活”,并逐渐与现实生活融为一体。作为互联网原住民,他们有自己的文化、语言以及价值体系,他们的成长由互联网全程参与。在网络技术的加持下,他们相信人与人之间、人与世间万物之间都是相互连接的,譬如他们喜欢在社交平台扩列,快速形成有一定人数的朋友圈,想要远离熟人圈子寻找新的社交阵地。

  据数据显示,探探用户中几近80%的用户为90后,95后、00后成为新增主力。基于此,如今的年轻人更习惯通过社交软件来寻找志趣相投的人,而探探恰恰满足了这项需求。

  探探通过“左滑无感、右滑喜欢,互相喜欢才能聊天”的匹配机制,帮助用户免去了现实中主动“表白”的尴尬,而系统也会依据用户的行为习惯来智能匹配可能感兴趣的人,这则为“互相喜欢”制造了更多机会;同时,探探通过‘真心话、闪聊’等多样化的功能来帮助用户寻找更为契合的沟通方式,以年轻人习惯的‘表情包’式沟通来传递彼此双方微妙的情感动态。

  爱情的本质是相互吸引,而探探则成为助推器,来帮助年轻用户于万千人海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另一半,更多真实而美好的爱情故事也持续在探探上发生着。

  算法匹配如何推进真实社交?

  互联网的兴起与发展,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界限,变成一场声势浩大的信息革命。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智能终端的大众化普及,人们的联系打破了时空的限制,沟通不再拘泥于传统的人际交流形式。而同时,随着信息的碎片化和即时消费的特性,使得人们在过度虚拟的陪伴中愈发孤独,也难以体验到与他人的深度连结。

  如何平衡男女用户思维的差异,如何通过技术赋能交友体验,让在线社交更真实,是探探面对的两大问题。

  首先,通过平衡男女用户的思维差异,借助于AI及大数据分析来优化核心算法,让彼此有好感的用户顺利“匹配”。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97822.html